-
评论
朝圣之旅:诗歌,民族与文化冲突
朝圣之旅:诗歌民族与文化冲突――转型期藏族汉语诗歌论[摘要]本文以“朝圣之旅”这一核心结构对八十年代以来的藏族汉语诗歌写作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既高度关注对藏族汉语诗歌本身艺术品质的展示同时又严肃而审慎地分...
2009-03-27 17:50:17 姚新勇 18544 -
评论
像死而复生那样动人的诗歌
像死而复生那样动人的诗歌——评阿顿•华多太的《忧郁的雪》《忧郁的雪》对我而言是二00八年藏族文坛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一个诗人对自己内心实实在在的交代不沾俗尘的交代像仲夏夜的凉风吹动虚掩的窗扉般打动了我...
2009-03-27 17:18:14 蔡煌道杰 18570 -
评论
读嘎代才让的诗
韩东在评价于坚和伊沙的时候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们都是为诗歌而生的。就是说这样的人不写诗就活不了。我最近读嘎代才让的诗集《行者记》的时候发现这也是一个为诗歌而生的人一个没有了诗歌肯定活不下去的诗人。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诗人的简历:嘎代才让曾用过...
2008-12-09 08:57:30 何小竹 17426 -
评论
名家热议2008超级畅销书《藏地密码》
在我眼里《藏地密码》是一部奇书一部以探险的视角追寻西藏千年隐秘历史的长篇著作。藏传佛教、藏獒、西藏传说、民间传诵的隐秘历史、史诗、藏族地区神奇和无限美景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完美的聚合。可以说西藏历史文化和雪域风光的魅力在这部120万字的恢弘著作中得到了...
2008-12-03 10:50:36 未知 16779 -
评论
驰骋在情歌中的骏马
如果对“浪漫”一词作一个准确而形象的词义解释笔者认为“我骑着马儿唱情歌”这句频繁出现在藏族情歌——拉伊中的歌词是最能够表达此内涵和意义的。情歌在藏区广为流传并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在西藏和康区流行着一种大体为六言三顿四行一首的情歌当地...
2008-11-18 09:25:15 龙仁青 17233 -
评论
我们用母语与当代世界诗坛对话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保护一个民族的母语就意味着保护了一种人类文明的形态和方式;保护一个民族的母语就意味着保护了一种文化生态;保护一个民族的母语就意味着保护了一个民族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尊严。现实:母语传承自觉与“濒危语种”写作在全球化背景和多元文化...
2008-07-13 11:25:22 阿库乌雾 17131 -
评论
龙安志:从寻找到进入精神的“香格里拉”
蓝色的眼睛、高高的鼻子、银色的头发坐在自己的四合院-北京东四六条胡同里一个老北京最传统的民居里面前这个被称之为“中国通”的美国人龙安志不管怎么说都会让人产生很多好奇。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龙安志被一种莫名的感觉和力量的驱使来到中国后便从事了律师、国...
2008-07-11 09:36:17 未知 17103 -
评论
缘――序《忧郁的雪》
缘――序《忧郁的雪》日 记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滴眼泪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
2008-07-02 15:46:07 姚新勇 17941 -
评论
今夜,我想写尽这黑色的宁静
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铺展开羞涩皱褶的稿纸用低声的朗诵来交流诗歌的岁月。技术的迅捷抹掉了那些诗歌被传播、筛选的“乡村情调”和“时光法则”网络的普及使人人成为“诗歌”的制造者。诗坛空前的“壮大”和“繁荣”大量涌现的文字、奇异纷繁的“思想”就像突然崛起的城...
2008-07-02 15:21:11 才旺瑙乳 17120 -
评论
卡瓦格博圣乐——德钦弦子
德钦藏族民间弦子是德钦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斗争中创作的民间艺术。它与当地藏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重要艺术形式。德钦弦子历经千百年来日臻完美尽管受到外来...
2008-05-12 10:47:47 斯那农布 18969
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