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嘎代才让的诗
韩东在评价于坚和伊沙的时候,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们都是为诗歌而生的。就是说,这样的人,不写诗就活不了。我最近读嘎代才让的诗集《行者记》的时候,发现这也是一个为诗歌而生的人,一个没有了诗歌肯定活不下去的诗人。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诗人的简历:嘎代才让,曾用过黑人、黑客等笔名;藏族,八十年代出生于青海,中小学时代在甘南拉卜楞度过。2003年毕业于甘肃合作民族师专藏语言文学系。
在作此搜索之前,我只读过他的诗,而对其个人情况可说一无所知。我们是在网上认识的,通过QQ有过几次交谈。我现在也不记得谈过些什么,无非一些碎屑的寒暄似的话语。但不知为什么,我想象中他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到我读他的《行者记》的时候,读到其中一首他为自己生日而写的诗,《二十七岁以后》,才知道他只有二十七岁,因为这首诗就写于2008年9月14日。
《行者记》这部诗集共十章一百首,全都写于2008年。一年写一百首诗,这让我感到吃惊(我曾为自己在2008年居然写了四十首诗而惊叹)。我尤其注意到,他在标注写作时间的时候,常常是一天中要写下数首乃至十数首诗。当然,仅凭数量,我还没有理由说他就是一个为诗而生的人。是他写的这些诗的内容,让我感受到了嘎代才让这个诗人,他不写诗真是活不下去。我感觉他几乎每时每刻(包括梦中)都是在用诗的方式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同时,也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记录自己的精神活动。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嘎代才让有驾驭诗歌语言的天赋和自信。这或许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有关。草原、湖泊、雪山这些美的东西,在他的诗句中留下了痕迹。同时,风雪、荒漠、高寒和地震,这种高原恶劣的气候,也在他的诗句中发出响声。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丑陋,他也一概照单全收,大胆的编织进诗句。这些,无疑给他整体的诗歌语言带来了丰富性,或者说力量。这种驾驭能力或许也与他通晓藏汉两种语言有关。但关于这个问题,由于我尚未有机会与嘎代才让交流,在此不做过多的猜测和妄评。
2008年,由于工作需要,我接触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的藏族文化的书籍和资料。我也曾专门去了一趟西藏,并在藏东的林芝住了一个月。嘎代才让的甘肃我没去过,但由于以上的原因,对我理解当代藏族诗人的写作无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阅读嘎代才让的诗歌,就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所属的这个民族的博大与细腻,激情与安宁,古老与现代。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作为个体的诗人,他是如何为自己在这个世界寻找到一个位置,以及,用什么方式和声调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与我比起来,嘎代才让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诗人。如果说他是为诗而活着的话,那么,他积蓄在心中的那个诗歌之湖才刚刚掀起一点波澜,闪射出一些光芒,远没到枯竭的时候。我期待着他在未来的时间中,向我们展现出那个湖泊更炫目的风景。
音乐会《雪域天音》今晚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演
据悉,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和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主办的,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2012藏区民间音乐采风汇报专场音乐会《雪域天音》,将于10月11日晚7:30,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 ...
2012-10-11 编辑:admin 4004蒲巴甲绅士造型出演谍战大片《东风雨》
蒲巴甲“小胡子”造型 蒲巴甲扮演变化多面的情报人员主演热播剧《战北平》而人气看涨的蒲巴甲,近日受邀出演柳云龙自导自演的谍战大片《东风雨》。头一回扮演“间谍”角色,对蒲巴甲来说是全新尝试,地道的洋派绅士造型也颠覆了以往给人的印象,被指似克拉...
2009-04-24 编辑:admin 10518人在画中游
纳木错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峰北麓,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市班戈县境内。
2021-08-02 编辑:青阳卓玛 6040索南多杰
索南多杰 一、工作简历 索南多杰,藏族,1972年出生在青海共和县廿地村,父母都是务农百姓,从小受藏族传统教育和熏陶;1989年毕业于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曾从事教学、行政、政法等工作;1998年放弃工作到西藏闯进商业;2000年返回青海西宁合伙开发楼盘;2004年立志建设...
2010-08-09 编辑:admin 985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