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以生态研学全方位展现保护成效

作者:宋明慧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25-08-27 08:27:34 点击数:
  8月20日,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青海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以打造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为契机,多措并举强化基础配套、优化课程设置、深化实践体验、细化服务保障,以生态研学全方位展现保护成果。
  以“微改造、精提升”为理念,整合现有资源,全面强化基础配套,搭建青海湖生态研学阵地、生态成果展示窗口和生态知识科普平台,精心开辟青海湖生态文明厅、青海湖生态监测信息中心、普氏原羚科普馆等7个室内外结合的研学场景,通过室内场景复原、互动展陈、室外现场观测等形式,打造独有的研学模式。
  全面优化课程设置,精心研发定制课程体系,覆盖不同年龄阶段。围绕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主题研发“青海湖综述”“观鸟”“观鱼”“观普氏原羚”4款研学实践主题课程,打磨出3套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汉英双语普氏原羚精品课程,供不同学段选择。在配备十余名研学导师基础上,积极邀请科研院所的专业研学团队、生态领域专家以及青海湖生态管护员定期驻场授课,将前沿生态知识与现场保护实践深度融合。
  全面深化实践体验,引入VR、AR技术,设计生动形象的课程体验环节,采用“讲解+体验+互动”的教学模式,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利用青海湖生态网络监测监管平台,实时观测青海湖重要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青海湖草原、湿地、森林、荒漠生态系统等,并结合节点实际情况,开展植物标本制作、参与环境保护、手绘制作等实践活动。
  创新实行自主管理与第三方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全面细化服务保障,从动线设计、主题、解说词到研学产品、宣传手册和宣传视频等进行规范,并着力发挥联农带农机制效益,用研学“流量”为民宿“引流”,开启吃住行、游购娱、多层次、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相关推荐
  • 三江源进入冬虫夏草季

      5月的长江源,草原尚未露出最明艳的嫩绿,一阵风雪后,又是云开见日出。忽冷忽热的天气对于大多数居住在三江源的居民来说却是一个好兆头。   每年5月中旬到6月底,是三江源地区冬虫夏草成熟的季节,一阵风雪一阵晴的天气正好适合这种珍贵的菌类迅速成长。   每年此时,习...

    2013-06-03 编辑:admin 24263
  • 中国首部《大辞典》正式出版发行

    中国首部《大辞典》正式出版发行,综合,中国首部《大辞典》正式出版发行,

    2019-11-05 编辑:admin 19454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试验区在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从资源条件看,试验区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占青海省总价值的95%。从产业基础看,随着试验区资源开发的区域和领域不断拓宽,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不断提高,优势特色工业体系正在形成,已...

    2010-06-11 编辑:admin 20493
  • 青海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将实施

      这项政策涵盖青海省4.74亿亩可利用草原, 惠及75万牧民群众, 补奖资金19.47亿元,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增收为主要目的的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按照国家的部署,切实加强领导,全面动员部署,扎实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即将全面进入政策...

    2011-10-08 编辑:admin 2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