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日藏学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作者: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时间:2025-10-30 10:20:33
							点击数:
							
							
						
						  10月25日,第六届中日藏学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日本龙谷大学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来自日本龙谷大学、佛教大学、武藏野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汉藏梵佛教文献与思想研究”和“藏传佛教历史文化与藏医药研究”两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与日本龙谷大学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历程。他深情回忆起2009年受邀赴龙谷大学进行访问研究的经历,这段经历为2011年双方正式签署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指出,在这一合作框架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已累计派出十余位学者赴日开展访问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双方在《五百颂般若经》梵文校勘项目上也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他表示,中日藏学研讨会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从最初仅有6位学者发展到本届超过20多位学者参与,研讨领域不断拓展,现已成为两国藏学界机制化、品牌化的重要交流平台。
日本龙谷大学文学部教授能仁正显在致辞中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回顾了自2012年首次参加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的情形,大会盛况记忆犹新,并与中方学者建立深厚学术友谊。他提到,2017年双方在龙谷大学举办第三届中日藏学研讨会后,共同提议“每两年轮流举办一次学术交流研讨会”,奠定了如今稳定的交流机制。他殷切地希望进一步深化双方在藏学、佛学、梵学等领域的研究合作。
中日学者围绕两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内容涵盖梵文写本、佛教文献、西藏历史、藏传佛教教义、藏医药、佛教图像学以及田野调查等多个维度,汇报语言包括汉语、日语、英语与藏语,体现了研究的国际化特色。
日本龙谷大学文学部教授能仁正显在致辞中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回顾了自2012年首次参加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的情形,大会盛况记忆犹新,并与中方学者建立深厚学术友谊。他提到,2017年双方在龙谷大学举办第三届中日藏学研讨会后,共同提议“每两年轮流举办一次学术交流研讨会”,奠定了如今稳定的交流机制。他殷切地希望进一步深化双方在藏学、佛学、梵学等领域的研究合作。
中日学者围绕两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内容涵盖梵文写本、佛教文献、西藏历史、藏传佛教教义、藏医药、佛教图像学以及田野调查等多个维度,汇报语言包括汉语、日语、英语与藏语,体现了研究的国际化特色。

  日方学者展现出深厚的语文学功底,能仁正显教授对《金刚般若经》中“筏喻”的精妙解析,志贺净邦教授通过《思择炎论》等文献对佛教与耆那教思想交涉的梳理,吉田哲教授对藏传注疏思想特质的探讨,均体现了日方学者在多语种文献解读方面的独特优势。
中方学者的研究则呈现出显著的丰富性与前沿性。李学竹研究员对西藏现存的《现观庄严论》梵文写本的介绍与考察,展现了中方在梵文文献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录目草副研究员的《〈四赞广释〉中未详偈颂来源考述》体现了扎实的文献考据功力;看召本研究员的《从藏医视角浅谈生命的形成过程》和力毛措研究员的《浅谈藏医身心疗法》对藏医关于生命形成与身心疗法的阐述,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一批“90后”“95后”青年学者的亮相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他们良好的学术训练和前沿的研究视角,展现了藏学研究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所长拉先加研究员在闭幕总结中指出,双方学者充分发挥在汉、藏、梵典籍方面的研读优势,运用文献学、宗教学、历史学与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展开了深度对话与观点碰撞,有效推动了双方学术成果的交流与共享,也为未来中日佛学研究的深入交流提供了重要启发。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呈现出四大特色:一是多语种文献的互证互校拓展了研究视野;二是跨学科方法的交叉运用增强了研究议题的广度与深度;三是历史考辨与现实关怀的结合为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四是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展现出藏学研究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保障了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此次研讨会不仅深化了中日双方在藏学与佛学领域的学术共识,也为未来持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方学者的研究则呈现出显著的丰富性与前沿性。李学竹研究员对西藏现存的《现观庄严论》梵文写本的介绍与考察,展现了中方在梵文文献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录目草副研究员的《〈四赞广释〉中未详偈颂来源考述》体现了扎实的文献考据功力;看召本研究员的《从藏医视角浅谈生命的形成过程》和力毛措研究员的《浅谈藏医身心疗法》对藏医关于生命形成与身心疗法的阐述,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一批“90后”“95后”青年学者的亮相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他们良好的学术训练和前沿的研究视角,展现了藏学研究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所长拉先加研究员在闭幕总结中指出,双方学者充分发挥在汉、藏、梵典籍方面的研读优势,运用文献学、宗教学、历史学与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展开了深度对话与观点碰撞,有效推动了双方学术成果的交流与共享,也为未来中日佛学研究的深入交流提供了重要启发。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呈现出四大特色:一是多语种文献的互证互校拓展了研究视野;二是跨学科方法的交叉运用增强了研究议题的广度与深度;三是历史考辨与现实关怀的结合为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四是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展现出藏学研究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保障了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此次研讨会不仅深化了中日双方在藏学与佛学领域的学术共识,也为未来持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示了中日藏学界在文献整理、思想研究、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丰硕成果,为推动两国藏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学者一致表示,将继续携手努力,将中日藏学研讨会打造成为两国藏学界高层次、常态化学术交流的旗舰平台。(执笔人:赛藏,藏研中心藏医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相关推荐	
	
	 
	
	
	 
	
	
	 
	
	
	 
						
				
				共和县举办金秋美食节
以“和谐金秋共和 品尝特色美食”为主题的共和县金秋美食节,9月8日晚8点在共和县精品青年创业街拉开序幕。此次活动旨在结合夜间经济发展,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有效地激发消费需求,依托共和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文化+美食+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2020-09-10 编辑:青阳卓玛 26769青海湿地保护率位居全国前列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湿地保护工作以国家公园示范省为引领,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全省湿地保有量保持814.36万公顷,稳居全国第一;湿地保护面积523.79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64.32%,高于50%的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湿地保有量和湿地保护率均达到预定目标。...
2021-02-04 编辑:青阳卓玛 23301多康地区姜贡曲辩经会
第十四届“姜贡曲”藏传佛教哲学辩经会在玉树秀玛寺举行 6月28日,第十四届多康地区“姜贡曲”藏传佛教哲学辩经法会在玉树州称多县秀玛寺隆重举行。 据悉,此次辩经会将于7月9日结束,为期12天。来自多康地区47座藏传佛教寺院的1973位堪布格西...
2013-07-02 编辑:admin 21918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藏戏汇演近日圆满落幕
藏戏松赞干布 藏戏松赞干布 为了庆祝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建政60周年,9月6日至9日,黄南州人民政府主办,黄南州文化体育局、青海省藏剧团承办的黄南藏戏汇演在黄南州广场举行。在四天的演出期间,演员们先后演出《松赞干布》、《苏吉尼玛》、《智美更登》、《卓娃桑姆》...
2013-09-10 编辑:admin 21770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


 
										 
										 
										 
										


 
                                         
                                         
                                         
                                         
                                         青公网安备63252102000007号
青公网安备632521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