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述

作者:海南州扶贫局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0-06-02 15:16:55 点击数:
       自2014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以来,在省州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明晰政策措施、整合各类资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以“促进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为目标,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为契机,在充分尊重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按照“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全力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截止2019年5月底,全州已安排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村庄191个(其中贫困村69个),占全州行政村总数的44.8%。到“十三五”末,顺利完成我州农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全州新农村新牧区发展步伐加快,居住环境全面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共事业取得可喜进步,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初步显现了美丽村庄建设新成效。
美丽乡村
       规划编制方面: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程建设,编制完成了五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191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规划。农牧民住房建设方面:将每年危房改造项目优先考虑到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共安排危房改造任务10914户。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累计完成道路硬化362.26公里,砂石路29公里;完成电网改造34.5公里;铺设天然气管道7.842公里;铺设人行道17公里;修建蓄水池15座;铺设排污管道5.45公里;村庄照明设施7083盏;给水管道102.8公里;停车场70处;户户通4347户。新建村级办公用房89处;新建群众文化广场100处;修建幼儿园25所;修建卫生室8处;射箭场16处;配备健身器材240套;公厕65处。产业发展方面:共建设特色养殖基地、种植基地142处;果品蔬菜种植基地8处;修建畜棚1716座;农牧家乐36户;完成140亩大豆种植基地和300亩药材种植基地;奶牛养殖、乳制品、肉制品加工厂4家;流转草场和牧场17.8万亩;修建商铺181间;民俗文化产业15家。环境整治方面:累计清理填埋各类垃圾、杂物1.9万余吨;清理残垣断壁15.88公里;庄廓墙体改造70.24公里;拆除庄廓墙及小围墙152.36公里;拆除破旧房屋5869间;拆除破旧牛羊圈、猪圈2664处;拆除铁丝网23.4公里;拆除影响施工的草场围栏14.1公里;新建垃圾填埋场2处;大门改建13321户;垃圾箱及果皮箱1603个;垃圾清运车67辆;垃圾收集点75处;垃圾转运站10处;卫生厕所3664座;围墙涂料抹灰44.18公里;疏通沟渠43.58公里。
       截止2019年5月份,全州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总投资达到20.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1.79亿元,占总投资的8.86%;江苏援建资金1.75亿元,占总投资的8.66%;州级财政资金0.89亿元,占总投资的4.41%;县级资金1.33亿元,占总投资的6.6%;项目整合资金7.72亿元,占总投资的38.21%;群众自筹6.7亿元,占总投资的33.26%。
——在建设中强化组织领导,让目标责任在层层加压中加速推进。及时制定和印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统筹安排布置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层层成立领导机构,建立五级联动共建机制,严格执实行州、县领导干部和州、县直部门联村制度。
——在建设中坚持科学规划,让地域特色在美丽村庄中更加凸显。在乡村规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始终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科学编制有特色、有层次、有风貌的村庄建设指导规划,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成了一批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充分展示高原传统风俗和地域文化的特色美丽村庄。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使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在建设中推进全民参与,让群众逐渐成为驱动农牧区发展的主力军。充分尊重农牧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让群众决定如何建设、施工和监管,充分体现群众“主人翁”地位,从根本上转变群众意识,将“要我干”成功转变为“我要干”。
——在建设中实施精准扶贫,让同步实现小康步伐顺利迈进。将村庄建设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目标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分类建设、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房屋建设、道路硬化、人饮灌溉、环境整治、土地整治、产业发展、江苏援建等各类项目和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努力实现项目村农牧民稳步增收,同步实现小康。
——在建设中调整产业结构,让群众切实拓宽增收渠道。结合地域、文化、经济构成等因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向,各有侧重地发展特色产业。共和、贵德两县分别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重点发展乡村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业,不断促进农牧民致富增收。贵南、同德、兴海三县重点支持对农牧民就业增收带动力强的农牧产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从而合理正确引导农畜产业发展。 ——在建设中构建共建机制,让和谐共享理念深入全社会。充分借鉴以往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模式,动员党政机关、驻军单位、企事业单位结对参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建设内容逐一得到落实,形成了抓工作、搞建设的工作合力。
 
相关推荐
  • 州民语中心积极组织参与“扶贫日”活动

    2019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为积极响应“扶贫日”号召,引导全体干部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力所能及地为扶贫联点村接济帮困,我中心组织干部积极参与活动。 一是积极宣传,营造声势。民语中心充分...

    2020-06-24 编辑:拉毛太 7384
  •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 青海闯出生态富民新路子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科技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2020-06-22 编辑:青阳卓玛 8777
  • 兴海县中铁乡恰青村第一书记:尕白

    回想2015年10月刚刚到村里报到的时候,自己和工作队满怀信心,当即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党员见面会,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印象最深的就是会议室里寥寥无几的党员,对我充满怀疑的眼神,党员之间不着边际的交谈和对工作队略带讥讽的言辞,还没有等到支部书记宣布会议开始,很多人...

    2020-06-16 编辑:拉毛太 7713
  • 贵南县茫拉乡康吾羊村第一书记:甘世军

    甘世军同志2015年11月担任茫拉乡康吾羊村第一书记,康吾羊村是茫拉乡藏族贫困村之一,起初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不通,交流困难,但是奔着为群众服务的理念,甘世军同志放下身段,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交流,为群众讲解党的政策。因为是藏族村,家族势力特别严重...

    2020-06-16 编辑:拉毛太 7535
  • 贵德县常牧镇拉德村第一书记:伊发春

    心系贫困群众 推进脱贫攻坚 ---贵德县常牧镇拉德村第一书记伊发春 伊发春,男,藏族,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草业科学大专学历,从事农牧业工作30年。2015年10月被海南州农牧党组派往贵德县常牧镇拉德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10月担任了第一书记。他对党忠诚,工作担当,...

    2020-06-16 编辑:拉毛太 7712
  •  贵德县河西镇甘家村第一书记:文武庆

    文武庆同志于2015年8月派驻贵德县河西镇甘家村任第一书记。在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他及时与村“两委”班子研究确定工作目标,把抓村党建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重新修订《村规民约》,解决了干部不团结,党员模范带头意识不强,群众自我发展意识...

    2020-06-16 编辑:拉毛太 7294
  •  共和县恰卜恰镇下梅村第一书记:包维兴

    自驻村以来,他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忙于精准扶贫第一线,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成绩。托勒台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渔业为辅助的村,全村现有168户,565人,共产党员30名,全村耕地778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61人。他到村后,...

    2020-06-16 编辑:拉毛太 7257
  • 共和县恰卜恰镇下梅村第一书记:切桑

    2017年2月,切桑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恰卜恰镇下梅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坚持以第一书记为纽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团结两委班子,克难奋进,为下梅村的扶贫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确保获得下梅村的第一手资料,切桑同志通过各种方式详细了解...

    2020-06-16 编辑:拉毛太 7334
  • 共和县龙羊峡镇克才村第一书记:李建海

    李建海,男,汉族,生于1974年4月,1994年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担任克才村第一书记前任海南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科长。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贵南县国营企业、县药监局市场稽查科、局办公室、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

    2020-06-16 编辑:拉毛太 7481
  • 海南州着力实施12项工程 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精神脱贫”

    海南州紧盯2020年如期脱贫和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目标,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实施12项工程,坚持物质脱贫、精神脱贫两手抓,注重补齐“精神”短板,变“输血”为“造血。...

    2020-06-11 编辑:青阳卓玛 7573
    • 2020决战脱贫奔小康

      海南州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述

      自2014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以来在省州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明晰政策措施、整合各类资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以“促进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为目标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为契机在充分尊重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按照“田园美、村庄美、生活...

      2020-07-14 海南州扶贫局 8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