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央石窟:藏在土林里的艺术宝藏

作者:丁增尼达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5-07-31 08:38:57 点击数:
  沿着219国道,一路向西,当车开到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东嘎村皮央组时,眼前的地貌已悄然换了人间,原本苍茫的旷野被层层叠叠的土林接替。
  循着蜿蜒石阶攀上山顶,一旁岩壁密布蜂巢般的洞窟,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艺术宝藏——皮央石窟遗址。
俯瞰皮央石窟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推开木门,踏入山顶的一处洞窟,光线幽暗。待瞳孔慢慢适应,四周轮廓渐次清晰,参观者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早已置身于一片璀璨夺目的艺术星河之中。
  这方洞窟不大,不过十二三平方米,却像被时光悄悄封存的宝匣——石壁之上,壁画如流水般铺陈开来:人物衣袂翩跹,奇巧的纹样蜿蜒流转,狮子的雄健、孔雀的斑斓、大象的憨拙皆跃然壁间。
  “这些壁画,是1000多年前画上去的。”77岁的东嘎村村民仁增旺扎拄着拐杖,向游客耐心讲解。尽管已从文保员的岗位上退休,但20多年来守护石窟的习惯早已刻进了生活。他的身影仍不时出现在石窟间,像往常一样,讲述这些千年壁画背后的故事。
  “你们看,这些壁画颜色多鲜亮,千年不褪色!因为用的全是矿石做的颜料。”据仁增旺扎介绍,皮央石窟分布于前山与后山,石窟数量接近千座,其中5座内绘有壁画。有研究表明,这里出土的铠甲片、战刀等文物,与古格遗址中的同类器物高度相似,皮央石窟在千年前或曾是古格王国的一处重要方城。
仁增旺扎在石窟内检查是否有渗水、坍塌等风险。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古格王国在西藏经济与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遗址所在地扎达县,曾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商旅云集,文化荟萃。
  据土林-古格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格桑仁增介绍,皮央石窟壁画便诞生于这样的历史土壤之中。石窟壁画绘画技法娴熟,风格浪漫奔放,无论是人物形象的神采飞扬,还是动物纹饰的灵动生趣,都映射出多元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缔造出一种兼容并蓄、独具一格的视觉语言。
  2013年经国务院核定,皮央石窟与相距2公里的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一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
  “这里的每一幅壁画都在讲故事。”来自成都的游客黄敬听感叹道。趁着暑期假期,她带着孩子,一家三口踏上了阿里的文化探索之旅。
仁增旺扎和游客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如今,随着阿里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提速,“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孤独遗址——皮央石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札达县正以皮央和东嘎石窟打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持续推进文旅资源整合,努力打造这一独具特色的石窟群。景区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步道、标识牌逐步增设,入口区域新建了停车场,开设了藏式茶馆、便利店和文创商店,为游客提供更便捷、丰富的游览体验。
东嘎村皮央组,坐落于皮央石窟脚下,与千年石窟遗址为邻。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我们打算在当地民宿留宿一晚,体验更完整的藏西文化之旅。”黄敬听说。
  在苍茫的土林之间,皮央石窟悄然迎来新的目光与脚步。当历史与现实在这里相遇,一段段文明的故事,正在重新被发现与讲述。
相关推荐
  • 藏族学者旺加·格勒隆智嘉措传记出版发行

    近日,《旺加·格勒隆智嘉措传》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旺加·格勒隆智嘉措(1935-2018)是青海省同仁县旺加寺住持活佛,曾担任青海省黄南州政协常委、同仁县政协副主席、青海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2023-02-24 编辑:索南多杰 13744
  • 西宁唱区才仁拉毛视频

      4月2日是“花儿朵朵”西宁唱区第一天报名的日子,有一位身着藏族服饰的女孩早早来到了报名现场,并顺利地拿到了第一张报名表。这位叫做才仁拉毛的藏族姑娘一亮嗓子,清脆动人的歌喉便打动了在场评委与工作人员,顺利地拿到了第一张PASS卡,进入4月10日的预选赛。...

    2010-04-07 编辑:admin 22466
  • 最美时节——第七届象雄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

      七月流火逢盛会,红柳含笑迎客来。28日,阿里的天空湛蓝如海,白云轻柔如丝,在藏西高原最美好的盛夏时节,第七届象雄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  上午10点,在阿里地区体育场,3000多名各界来宾和干部群众共同观看了盛大的开幕式文艺表演。表演共分为《雪域盛境》《象雄遗韵》《天...

    2018-07-30 编辑:admin 18358
  • 散文诗高原村寨交响曲

    生命之水  养育生命的水,从天界而来,在时光里流淌千万年。   一个古老的藏寨村落,在雪域腹部灿烂如花。一群高原人,饮千年的雪水,意志坚定如山。   天水流年不止,唯一的心愿,就是把雪山最純净的浮汁,喂养给雪域朗朗的灵魂。   生命之水长流,生命之树长青。   一群人...

    2013-02-06 编辑:admin 1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