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易地扶贫的“兴海样本”

作者:肖玉珍 侯金花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20-12-29 10:13:26 点击数:
       立冬过后,草原上一片苍茫。但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安康小区的村民们,有的在蔬菜大棚劳作,有的在承包的牛棚干活,大家各个干得热火朝天。
       70岁的村民段光林躺在150平方米的“小别墅”的沙发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笑得眼睛眯成了缝。
       两年前,为了响应库区移民的政策,段光林一家从兴海县唐乃亥乡上鹿圈村搬至兴海县环城东路安康小区。“现在住着小二楼,干干净净的,吃穿不愁,这样的生活以前梦也梦不到。”谈到搬迁后的生活,段光林这样说。
       从2005年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在兴海打响,干群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啃最硬的骨头。
       一
       兴海县子科滩上,一曲迁徙壮歌激昂浩荡。
       他乡变故乡搬得出也脱了贫。
     “田是坡耕田,地是砂石堆;靠着黄河边,就怕洪水来。”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如今 ,已经搬进唐乃亥乡桑当村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村民拉麻杰感慨万分。
        拉麻杰原来住在县城边的大河坝流域,大河坝流域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山体多是由松散的砂石堆积的。山洪灾害越来越多,一场暴雨造成山洪灾害之后,就意味着当地群众这一年白干了。
      “那时候的苦日子真把人过怕了,看病难、孩子上学难,住房条件差,生活条件落后。”拉麻杰说,如今终于住上了好房子,告别“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承载不了一方人”的局面。
像拉麻杰一样,在易地搬迁中享受政策福利的人很多。
       结合兴海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和计划任务,兴海县先后投资13.7亿余元实施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安置、游牧民定居、保障性住房、危房改造、库区移民搬迁和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项目,通过政府积极引导、统筹规划、在县城和乡镇中心共安置农牧民7237户30032人,逐渐形成了安多民俗村、中铁新村、丽景小区等19个移民新村及安置小区。
        安居还要乐业,美好生活稳得住。
        如何让易地搬迁的群众在这里扎下根?兴海县从就业指导、人才孵化、创业补贴等各个方面给群众搭好了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起,全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103个,成立了兴海县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安排就业3070人;开展126期技能培训班,培训人员6201人;发放自主创业补贴402.5万元。
        就拿中铁新村所在的城东社区为例,城东社区辖区内共有2775户,6332人,包含五个移民村。社区积极主动作为,推动社区群众就业,每年通过开展家政、烹饪、电焊等就业培训,积极对接用工市场、劳务输出、引导居民自主创业等措施。
        二
      “一直以来,兴海县的各个社区把重点聚焦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四大要素,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标准化。”城东社区党支部书记扎西卓玛说,“社区里的幼儿园、医务室、图书室、足球场、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等设施齐全。”
       为了让群众搬迁后生活得到更大的改善,在“十三五”期间,兴海县投资近13亿元,实施了水、电、路、围墙、厕所、大门以及给排水管网、供热管网、化粪池、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新建、改扩建和维修工程,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大了农牧民进城的吸引力。不仅如此,扩建和提升医院、敬老院、各中小学、幼儿园等改造项目;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电影院、赛马场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场所,丰富新村移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通过“产业在农村,就业在城镇”两条腿走路,以岗定搬,以业定迁、兴海进城农牧民基本实现了安居乐业。
       产业先行,农牧民进城能致富。干净的卫生室、宽敞的篮球场、环境舒适的幼儿园、笔直的村道,整齐的农家院落,停放在院门前的小轿车。在兴海县安康小区内,搬迁群众从农村迁入城市、从农民转变为市民,他们过得怎么样,都是眼睛可以看得见的。
       一处处荒坡推平了,一条条宽敞的城市道路打通了,一座座新住宅楼建起来了,一个个扶贫车间搭起来了……新的家园奇迹般地崛起在这片草原上。
兴海县移民安置局局长李林禄介绍,兴海县安康小区是唐乃亥乡上鹿圈村、下鹿圈村、加吾沟村的635户人家库区移民安置点,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村民的装修材料和电器,已与城市家庭接轨。
       三
       为了让库区移民“能致富”,唐乃亥乡的下鹿圈村村委会与村民代表协商,在子科滩镇投资900多万元,流转了280亩土地,修建蔬菜瓜果温室大棚72座、牛羊养殖棚圈21座,其中,除300万元为库区补贴资金外,其余资金皆为村民自筹。
在下鹿圈村种植基地的大棚里,油菜、甘蓝、黄瓜等蔬菜青翠欲滴。在养殖棚圈内,养殖户冶玉军放下饲料桶高兴地说:“今年牛肉价格高,我们家的牛棚今年已经出栏500只牛了。”
不仅如此,对于未来,耕地补偿长效机制和养老安置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李林禄说:“按照人均耕地每亩1560元的标准进行补偿,还为所有搬迁人员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意味着所有的搬迁户,在年满60岁以后,和城里人一样能拿到退休金了。”
        兴海县政府副县长拖买说,通过这一次次的尝试和不断地完善,不难发现,科学合理的引导,才能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真正使农牧民进城定居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加之,有效整合三江源生态移民、游牧民定居、扶贫易地搬迁、农牧民技能培训、城镇保障房等民生项目工程,最终确保了定居点基础设施功能齐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后续产业有序发展。
在这个艰巨的任务面前,兴海县有着改革的决心和创新的思维,各族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和担当精神,化压力为动力,使农牧民群众的愿望变成现实,打造出了易地搬迁的“兴海样板”。
 
相关推荐
  • 普日哇翻译研讨会讲话

    青海省民宗委主任普日哇在研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朋友们:   今天,全省民族语文翻译专家、学者和翻译工作者聚集在美丽动人的贵德,举行全省第五次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十分必要也十分有益,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先进的研究方法、最新的...

    2010-07-30 编辑:admin 5429
  • 鲜花妆点美丽拉萨

    花坛映衬得布达拉宫更美丽 布达拉宫广场上的美丽花坛 大昭寺前的鲜花品种多样为迎接国际“五一”劳动节,拉萨市园林部门在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宇拓路等繁华地区摆放花坛,各种鲜花为节前的拉萨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

    2009-04-28 编辑:admin 5927
  • 十卷本双语版藏族青年优秀诗人作品集将出版

      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和四川民族出版社联合编选的十卷本双语版《藏族青年优秀诗人作品集》将于2018年3月出版发行。 藏族青年优秀诗人作品集   作品集包括来自西藏的白玛央金的诗集《滴雨的松石》(赤桑华 译)、琼吉的诗集《琼吉的诗歌》(夺吉华 译),来自四川的蓝晓...

    2018-01-08 编辑:admin 6091
  • 玉树非遗“劫后重生” 藏传黑陶闪耀世博

    20日是上海世博会青海活动周的最后一天,身材壮实的白玛群加端坐世博园宝钢大舞台的“中国元素”传习区,用美工刀一笔一划地刻着手中的黑陶泥胚。他的手艺,附以精细的烧制,可以制出黑陶八宝瓶、龙凤壶、将军壶、僧牟壶、酥油壶等令人爱不释手的藏族礼器和...

    2010-09-23 编辑:admin 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