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日哇翻译研讨会讲话
青海省民宗委主任普日哇在研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朋友们:
今天,全省民族语文翻译专家、学者和翻译工作者聚集在美丽动人的贵德,举行全省第五次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十分必要也十分有益,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先进的研究方法、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管理经验,能够有力地促进民族语文翻译的创新、提升和发展。在此,我谨代表省民宗委、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并向全省从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与大家商讨。
第一,成绩可喜,期待更高。翻译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世界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的产物,其最本质的作用是搭建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障碍,促成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人类得以共存与沟通,使社会得以进步与和谐,使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从一千多年前开始,藏民族同样通过翻译这个途径,全面地吸收了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印度文明,创造了独特灿烂的藏族文明。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民族语文翻译战线上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翻译工作和翻译学术事业成就显著,在党政文件、法律法规、双语教材、广播影视节目、科普读物等翻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文化传播以及繁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个民族群体的成员对引进、吸纳先进思想和理念,推动本民族、本地区的社会进步充满期望,尤其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翻译事业可以说是民族发展、社会发展的一个着力点。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和发展的高度,放眼观察世界,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及时、积极、集中地引进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用时代文化、主流文化不断丰富、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引导各民族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丰硕成果,努力建设现代型社会。
第二,挑战严峻,潜能更大。虽然翻译事业取得的成绩喜人,但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人们对翻译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充分,民族语文翻译事业发展的市场机制有待完善,翻译的学科种类和作品数量非常有限,翻译的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挖掘、利用不足,翻译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准有待提高,翻译资格认证和准入机制没有形成,双语教学和新词术语中缺乏翻译标准和规范,翻译理论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际操作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哪怕我们有再辉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一个地区将被科学技术所遗忘,一个民族将会被现代文明所抛弃。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翻译优势也日益凸显,我们不仅有悠久的翻译传统和翻译文化基础,而且随着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熟练掌握民族语文、汉语和外语的多语人才快速成长,成为青海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社会财富,也为我们顺应时代、面向未来、融入全球培育了充足的翻译队伍,需要我们抓住优势,充分依靠充足的翻译资源,紧紧把握时代特点,顺应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需求,认真地进行思考和研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规范翻译标准、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提高翻译质量和服务水平,发展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第三,机遇难得,乘势有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多元文化时代,语言多样性、多语种教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民族语文翻译乃至整个民族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首先,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知识比以往任何适合成倍地增长,掌握多种语言的人才也成倍地增长,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更是日益频繁。但是,并不是说民族之间交流的增强和加快,就冲淡了民族语文之间开展翻译交流的需求;也不是说掌握多语种人才的增多,就会削弱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越是在信息快速发展,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越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民族语言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翻译在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方面的作用也更为显著。西方曾有人这样赞誉翻译道:“翻译如同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进来;翻译如同砸碎硬壳,让我们享用果仁;翻译如同拉开帷幕,让我们窥见最神圣的殿堂;翻译如同揭开井盖,让我们汲取甘泉。”其次,翻译所承担的使命就在于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更好地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切实增进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和交流,促进各种文明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一需求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和省区更加突出。再次,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基本国情、基本省情,也决定了民族语文翻译的重要性、长期性。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的快速发展,翻译工作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也更加密切,社会生活对民族语文翻译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对翻译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在政府工作层面,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当前形势下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科技知识等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担负着促进沟通交流、维护团结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玉树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翻译的重要性表现得非常突出。所以说,做好翻译工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也是各级民族语文工作部门的政治任务。
省民委作为民族语文及翻译的业务主管部门,将汇集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针对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思考、研究,并努力协调做好各项工作,为民族语文翻译事业提供服务和支持。
祝本次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扎西德勒!
2010年7月24日
小女孩巴桑卓嘎荣获“小故事员”称号
近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故事节少儿红色故事会故事表演大赛”在重庆市举办,由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的来自西宁市西关大街小学三年级的8岁藏族小女孩巴桑卓嘎,在此次大赛中获得铜奖,并荣获“小故事员”称号。与此同时,青海省民...
2009-11-24 编辑:admin 5601贵德贺尔加简介
贺尔加是贵德县河西镇辖属的吾路口和拉及盖两个村的总称,是属于下郭密。公元前42年汉元帝光和2年7月,七个羌人部落在甘肃陇西反叛,10月汉帝发兵六万,羌人大败,被斩杀数千人,余皆走出塞外的贺尔加、格加,那加、多加,贾加等部落在青海落户。贺尔加在今同仁县落户后部分人迁...
2011-04-14 编辑:admin 12985青海省第十八届运动会 青海省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开幕
8月6日,青海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青海省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开幕式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举行。本届赛会共设79个项目、1129个小项,共有120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2022-08-06 编辑:青阳卓玛 5535青海多项文化盛宴迎新春 文娱活动精彩不断
“民间民俗显特色,文化成果共欢享,互动体验齐参与,文化设施均开放。”春节即将来临,全省将举办哪些群众文化活动,活动内容是什么……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负责人用四句话做了概括。 西宁市组织市属专业院团、民间文化业务团队深入各社区、农村、...
2013-02-10 编辑:admin 537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