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千湖奇观”再现 湖泊数量史上最多
“经过十多年的生态保护建设,黄河源区生态恢复明显,大小湖泊已恢复至5050个,其数量达到史上最多。”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忠19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
玛多,藏语里的意思即为“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玛多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县城,人口稀少,海拔4000多米。
据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常务副县长、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甘学斌介绍,十多年来,玛多县累计投资7.6亿元人民币,先后实施了退牧还草、沙漠化防治、封湖禁渔等一批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同时坚持开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缓解,取得了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提升、湿地面积有所扩大、植被覆盖度有所提高、野生动物种群有所恢复以及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阶段性成效。
“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2015年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平均值较2003-2004年分别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使得‘千湖奇观’再现黄河源地区。”甘学斌说,同时,黄河源地区退牧还草达3378.8万亩,黑土滩治理区植被平均盖度由治理前的20%提高到60%;玛多县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共完成生态移民585户2334人,牧民民众们从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中得到了实惠,也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来。
“当年的美景又回来了。”站在海拔4600米的黄河源头牛头碑下,望着脚下的鄂陵湖和扎陵湖以及众多星罗棋布的小湖泊,35岁的牧民桑杰显得很兴奋,“这样的美景已经有很多年没出现过了。”
另据青海省气候中心工程师李万志介绍,玛多县10年来气温逐渐上升,降水显著增加,使得源区植被得到进一步恢复,干涸了十几年的湖泊开始恢复,黄河源头玛多县大小湖泊增加数千个,较上世纪90年代多出1倍。
“牧光互补”实现生态富民
铁盖乡距离共和县府恰卜恰镇15公里,东、南接壤黄河和龙羊峡库区,且坐拥光伏电站优势。
2022-07-08 编辑:索南多杰 8151十一世班禅为灾区祈福
第十一世班禅在北京雍和宫为芦山地震受灾同胞举行祈愿法会 4月23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雍和宫为四川芦山地震受灾同胞举行祈愿法会。另在4月23日上午举行的“中国佛教协会为四川芦山地震灾民祈福超荐暨捐...
2013-04-23 编辑:admin 6894百余件珍贵涉藏文物7月赴台展出
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10日召开的发布会获悉,“圣地西藏:最接近天空的宝藏——西藏艺术大展”将于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分别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高雄科学公益博物馆展出。 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民族文化宫、台...
2010-06-11 编辑:admin 8113赛宗山下的“最炫民族风”
以高原的天空为幕,以广袤的草甸为红毯,俊男靓女身着各式藏服…… 8月6日,兴海县2023赛宗旅游文化系列活动之民族服饰走秀比赛在兴海县扎西齐岗滩举行,比赛中,来自各乡镇的服饰队员用独特的“服饰舞步”演绎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最炫民族风”。...
2023-08-08 编辑:索南多杰 449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