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源头 首次人为拍摄到猞猁“全家福”
图为猞猁在张望
图为三只猞猁正在捕猎
“经过画面分析,这是一个‘妈妈’带两个一岁左右的亚成体(猞猁),这也是澜沧江源头人为首次拍摄到猞猁‘全家福’。”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14日向中新社记者介绍。
近日,来自北京的摄影师孙燕初在澜沧江源头玉树州杂多县西北部扎青乡地区用相机拍摄到三只猞猁结伴而行。
孙燕初介绍,当时,这三只猞猁悠然自得地从一处河谷穿过牧道来到山坡上,前面两只和后面一只紧紧相随,其中后面这只还把头探进鼠洞试图捕猎。看到远处有人有车停留,这三只猞猁也不慌张,还扭头相望,随后慢悠悠地跳过几道沟坎,消失在山坡后。
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管理处党委书记布琼说:“猞猁是一种喜欢独居的猫科动物,平时见到一只就不容易,三只结伴而行更是罕见。这充分展现了澜沧江地区通过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更加优越,各种野生动物相伴出行、悠然觅食的和谐画面也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定格在摄影师的镜头里。”
“经过画面分析,我们这的(猞猁)叫‘欧亚猞猁’,是大型顶级食肉动物,拍到‘妈妈’带幼崽,表明澜沧江源头地区生态系统比较完整。而这也是澜沧江源头人为首次拍摄到猞猁‘全家福’。猞猁是非常警觉的猫科动物,这几年在杂多县目击记录越来越多,表明这个区域人与野生动物的共生关系良好。”赵翔说。
杂多县委书记、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党委书记才旦周表示,如今,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一种自觉性。野生动物在澜沧江源头地区频频“露脸”也足以表明澜沧江源地区生态系统保存得较为完整。
猞猁属于猫科,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粗壮,属于中等猛兽。猞猁因皮毛极其珍贵,曾遭受疯狂捕杀而濒临灭绝,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今年要过两个年——甘肃白马藏族同胞乐开怀
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的藏族群众在跳火堆舞农历正月初一,记者来到海拔1800米的铁楼乡麦贡山村,大老远就听见“咚咚”的锣鼓声和嘹亮的歌声。进到村里,在一处宽阔的平地上,只见村寨里的男女老少穿着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跳着“池歌昼”舞和“火圈舞”,欢庆农历春节。 今年农...
2009-01-28 编辑:admin 6122布达拉宫里探访中国最大的贝叶经藏经库
沿着蜿蜒的盘山路,登上雄踞于拉萨城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再过数道门,开启4把锁后,终于得见珍藏于此的贝叶经。为揭开西藏贝叶经保护面纱,记者实地探访了布达拉宫藏经库。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不仅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还是观光客向往的胜景。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布达拉...
2012-10-16 编辑:admin 8980大昭寺换装迎藏历新年
大昭寺 2月6日为藏历的12月21日,是大昭寺按照天文历算选出的吉日。该寺工作人员依照顺时针为经幡柱更换新经幡,以迎接藏历新年。五根经幡柱分别位于八廓街的东北、东南、西南方以及大昭寺前方的左右侧。 据大昭寺僧人尼玛次仁介绍,八廓街东南角处1409年时就竖...
2018-02-07 编辑:admin 9587玉树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果 开始重建
4月24日,青海玉树抗震救灾进入第10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23-24日深入玉树地震灾区,考察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并连夜主持召开抗震救灾联席会议,传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近日关于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
2010-04-25 编辑:admin 703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