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里探访中国最大的贝叶经藏经库

作者:白少波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2-10-16 09:26:00 点击数:
  沿着蜿蜒的盘山路,登上雄踞于拉萨城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再过数道门,开启4把锁后,终于得见珍藏于此的贝叶经。为揭开西藏贝叶经保护面纱,记者实地探访了布达拉宫藏经库。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不仅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还是观光客向往的胜景。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布达拉宫里还有中国最大的贝叶经藏经库。
  贝叶经源于古代印度,因在贝多罗树叶上刻制、书写而得名,是东方悠久文明的物质载体。布达拉宫珍藏的贝叶经属国家一级文物,保管十分严格。布达拉宫管理处文物保护科科长卓嘎说,必须有3位工作人员同时在场时,才能进入藏经库。
  这座藏经库房采取了抗震、避雷、防火、防盗、通风等多重保护措施,储藏贝叶经的木柜也是用西藏传统木工技艺专门打造的。
  进入藏经库,还不能看到贝叶经。文物保护人员洛桑熟练地带上白手套,从木柜中取出一个长条木匣,里面是用黄色纯棉布包裹的贝叶经,黄色包经布下面还包裹着一层绸布和一层药布,还有一层宣纸。
  这些包经布、宣纸,包括缠绕经书数十匝的布绳带都有学问。卓嘎说,紧裹贝叶经的宣纸有防潮作用,里层的绸布叫做“门杂”,专门用藏药浸泡过,有防虫的作用,绸布和棉布有防尘作用,最外面紧紧缠绕的绳带,可以防止贝叶散佚或者相互摩擦,以免造成字迹模糊。
  布达拉宫灯香师曲扎对贝叶经珍爱有加,他觉得洛桑在捆绑经书时速度有些快,不断嘱咐“洛桑拉,慢一点儿、别太快”。
  布达拉宫管理处研究室副研究员平措次旦精通梵文,在此从事文物保护20余年。平措次旦说,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收集多个寺庙所藏贝叶经,集中珍藏于哲蚌寺甘丹颇章,在布达拉宫扩建后,甘丹颇章迁移到此,贝叶经从那时起也进入了布达拉宫。
  平措次旦说,布达拉宫所藏贝叶经内容多数为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其中有部分经书为孤本、善本、珍本,还有未见藏译、汉译的版本存在。
  2006年,中国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西藏梵文贝叶经保护项目,并于近日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基础性保护工作。
  卓嘎说,目前,布达拉宫所藏贝叶经已全部进行了登记、编目,使全部贝叶经得到妥善保护,同时还制作了精美的影印本。
相关推荐
  • 藏族花儿杨秀措晋级“花儿朵朵”全国四强

      杨秀措在“花儿朵朵”四强争夺赛中的精彩表演 杨秀措与至上励合成员李茂深情演绎《分开旅行》  8月21日晚上22点30分,“花儿朵朵”全国5进4的比赛如期举行。本次主题为爱情,全国5强选手用音乐诠释着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人气组合至上励合亲自登场为...

    2010-08-23 编辑:admin 6933
  • 青海省17种少数民族古籍将整理出版

      记者从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了解到,根据不久前研究制定的《青海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十二五”规划》,17种少数民族古籍列入整理出版规划。   在这些民族古籍中,包括全国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青海藏族分卷》,以及《柴达木岩画集锦》、《...

    2011-03-02 编辑:admin 7295
  • 被誉为九死还魂草的红景天

    红景天,藏语名:苏罗玛保。在民间被喻为“长生不老草”和“九死还魂草”。盛产于青藏高原,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寒地段,在缺氧、低温、干燥、狂风、强紫外线辐射的恶劣环境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预防治疗因缺氧或疲劳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健...

    2007-11-20 编辑:admin 10378
  • 海南州藏语办集结藏语工作者 共商行业发展

    座谈会现场  4月25日,海南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藏文教学工作者以及各县民语办共21人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对藏语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紧紧围绕如何更好地开...

    2014-04-28 编辑:admin 11161
    • 西藏

      拉萨布达拉宫里探访中国最大的贝叶经藏经库

        沿着蜿蜒的盘山路登上雄踞于拉萨城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再过数道门开启4把锁后终于得见珍藏于此的贝叶经。为揭开西藏贝叶经保护面纱记者实地探访了布达拉宫藏经库。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不仅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还是观光客向往的胜景。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布达拉...

      2014-01-14 白少波 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