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将亮相人民大会堂

作者:拉吉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0-04-07 09:40:00 点击数:

  据悉,由西宁市人民政府出品,西宁市歌舞团、西宁市戏剧团担任演出任务的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将于5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上演。《天域天堂》以生于青海塔尔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原型,讲述了宗喀巴为学习佛教不得返家,母子遥思相念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伟大的母爱。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藏族文化的比例最大,要挖掘西宁的文化元素、旅游资源,将宗教与文化相结合,塔尔寺无疑最具代表性。


演出剧照

  该剧大量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多媒体舞台技术,将三江源、昆仑山等青海自然风光搬上舞台,意图向观众展示青藏高原神奇、静谧的自然景观。同时,大段藏传佛教舞蹈与青海民族民间舞蹈相融合。其中,假面舞来自于青海羌姆、藏戏等宗教仪式,是藏传佛教舞蹈;神鼓舞和卓舞属于祭祀舞蹈,是典型的藏族民间舞蹈。而舞台上出现的转动佛音碗的喇嘛、手持转经筒的信徒、放酥油灯的男女老少,更是让观众体会到了独特的藏族文化。
  剧目的背景来自广阔的青藏高原腹地,主旨是一首大美青海,欢乐夏都的歌舞颂诗。在这里,大自然的奇妙神秘引人向往,宗喀巴的故事源远流长,塔尔寺的传说贯通古今;浩瀚天宇中写尽宇宙的大爱与包容,酥油灯芯里点燃生命的跃动与生机,阳光普照中可以辩出心灵的真谛,文化传承中可以发掘智慧的结晶。这是一片远离喧张的纯洁净土,这是一个饱含文化的古老城市。天地大美,万物和谐,文化交融,心灵纯净。


演出剧照

  演出共分为序幕、天意、天赋、天堂、尾声五个篇章,采用诗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青藏高原源远流长的文明精华。三江起源、王母瑶池、彩陶文化,如画卷般一幕一幕的向观众展示着青海绵延悠久的多元地域文化。借助宗喀巴脐血润土,生发菩提的诞生传奇,和母亲送儿求学,毕生徜徉佛法的成长历程,以及母子遥思相念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人世间最无私、最仁慈、最宽容、最伟大的母爱。青海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民间文化以及自然风光,如藏羚羊、三江源等都在作品里浓缩表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天域天堂》剧的创意主体以跨界运用多媒体手段,从新视角、新高度省视和对待青海的历史、物象、山水、音乐等元素,探究出了青海乃至国内创造的复合性音画舞蹈诗创意剧目。《天域天堂》充分地利用青海文化资源的整合,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创意新、技术新、内容新、视角新。它成功的是西宁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剧本的创作手段与现代舞台技法的兼容,诸多创作因素的协调,主创之间的默契,演员们的共同努力,真正促成了向舞台精品发展的前景。


演出剧照

相关推荐
  • 兴海县搭建“四个平台”推进流动教育实践活动

      兴海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搭建“组织、教育、服务、展示”等四大平台,把管理寓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强化管理,确保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引领流动党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搭建组织平台,打造...

    2014-05-13 编辑:admin 8691
  • 玉树藏族自治州仲达乡发现大面积石刻文物

    日前,玉树州文物普查队在玉树县仲达乡电达村东宝社扎西拉泽沟发现大规模佛教内容的石刻文物。 石刻位处东经97°04′07.5″,北纬33°09′18.10″,分布在4处石灰岩上,内容有千手观音、千佛、六道轮回图、度母、宗喀巴、药师佛、金刚萨埵、莲花生等众多佛像,还有大面积的...

    2009-12-04 编辑:admin 9196
  • 瀚海朝圣--“祭海”

    祭海的由来有这样一段传说,汉朝的一位皇帝往羌地派使者,给羌王赠送一包针(针是拥有精兵锐器物的象征),羌王意识到。韩晃摇派兵侵占羌地。羌王就给汉皇帝回赠一方用满布包起来的一瓶水。汉皇见到此水后,断定羌地有威胁汉地的大海。于是,就派探子去侦察。坛子看见慢慢意欲...

    2007-11-23 编辑:admin 11645
  • 阿来《格萨尔王》全球首发

    阿来(右)与嘉宾一起揭开《格萨尔王》的“红盖头”, 标志着他这本最新力作在全球正式首次发行。茅盾文学奖得主、藏族作家阿来的最新力作《格萨尔王》9月4日下午在京举行全球首发式。这部以“东方荷马史诗”《格萨尔王传》为故事蓝本的长篇小说,重述了藏族说唱史诗中...

    2009-09-07 编辑:admin 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