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三县千余部古籍登记普查工作完成

作者:韩海兰 来源:西藏新闻网 时间:2018-11-09 10:16:00 点击数:

  西藏是古籍资源大区,传世古籍历史久远、卷帙浩繁。古籍收藏单位主要以寺院为主,数量达到千余家,覆盖西藏自治区所有市地的74个县区。为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古籍,西藏自2009年正式启动西藏古籍普查保护。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古籍普查工作,摸清西藏各县寺庙储藏的古籍藏量、保存条件并进行前期登记,由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研究员白张教授、工作人员普珍与昌都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组成的相关普查工作组于近日完成了昌都市察雅、江达、贡觉3县下辖21座寺院共上千余部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据了解,本次昌都市察雅县古籍普查范围包括烟多寺、察雅寺、多瓦寺、塘多寺、仁达拉康寺、觉克寺、向康寺、色多寺、卓修寺、塘多寺,共登记古籍152部;江达县古籍普查范围包括宗玛寺、久普寺、地本寺、次仁寺、青稞寺、瓦拉寺、江普寺,共登记古籍192部;贡觉县普查范围包括卓珍寺、奴寺、可青寺、塘夏寺,共登记古籍936部。

  据介绍,在昌都市察雅、江达、贡觉三县古籍普查工作过程中,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研究员白张教授还向僧人和工作人员普及了古籍的相关知识。对寺庙内现有古籍的保存、传承与保护提出相关建议。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相关专家表示,此次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不仅对察雅县、江达县、贡觉县古籍分布及存量有了大致了解,更为接下来西藏需要进行的古籍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西藏已有291函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该负责人表示,做好古籍普查工作是全面掌握西藏古籍藏量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推动西藏文化繁荣的一项具体举措。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总体部署和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的具体安排,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已完成那曲、阿里、林芝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基本完成了拉萨、山南、日喀则三市的普查登记工作,目前,相关人员正在这三市开展查漏补缺登记工作。接下来,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将在基本完成西藏市地、县、乡、村古籍收藏单位普查工作的基础上,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西藏重点收藏单位的普查工作,实现西藏古籍普查工作基本完成。

相关推荐
  • 走进果洛感受三大美景

    果洛美景之一:达日狮龙宫殿达日狮龙宫殿   格萨尔王狮龙宫殿位于果洛州达日县约18公里处,为您展现绚丽多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格萨尔人物,形象雕塑艺术。宫殿四周呈现八宝如意图山形,一千多条山沟犹如连心的叶纹,东南西北都朝向狮龙宫殿。整个宫殿的总面积达180平方...

    2010-10-25 编辑:admin 15043
  •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发展

    青海盐湖集团    摄影:李莎莎  为了实现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青海盐湖集团先后启动了盐湖一期、盐湖二期、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在实现年产百余万吨钾肥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年产40万吨金属镁目标。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柴达木盆地核心区的青海格尔木...

    2010-04-14 编辑:admin 9949
  • 青海省玛多县草地退化原因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在玛多县草地退化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玛多县草地退化的原因,指出了玛多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玛多县的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导致玛多县草地退化、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两大因素,鼠虫害对它们产生的影响起了促进作用....

    2007-12-11 编辑:admin 14203
  • 青海省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丛书出版

    《青海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丛书》  日前,由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和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共同编纂的《青海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丛书》(共十册)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丛书的出版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辛勤成果的...

    2010-07-12 编辑:admin 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