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实现发展

作者:马玉宏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0-04-14 09:28:00 点击数:


青海盐湖集团    摄影:李莎莎

  为了实现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青海盐湖集团先后启动了盐湖一期、盐湖二期、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在实现年产百余万吨钾肥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年产40万吨金属镁目标。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柴达木盆地核心区的青海格尔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良好发展局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据统计,自2005年至2009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由56.73亿元达到161.89亿元,年均增长20.1%,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179元和6000.2元。
  工业禀赋得天独厚
  格尔木作为青藏高原第三大城市,是青海省新兴工业基地,也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和主战场,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配置、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矿产资源富集。格尔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辖区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5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有30多种位居全国前10位,其中钾、钠、镁、锂总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占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90%以上。境内矿产资源具有成矿条件好、类型全、品位高、储量大和产业关联度强的特点,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了资源保证。
  产业基础较好。自上个世纪50年代,格尔木就开始了盐湖资源开发和工业化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尤其是随着百万吨炼油、百万吨钾肥和石油天然气三项工程的建设和投产,格尔木已初步实现了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和黑色有色金属采选冶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以昆仑经济开发区为平台,以盐湖工业小区、石油天然气工业小区、冶金工业小区为支撑的产业定位明确、功能区划分明的园区发展格局,涌现出了格尔木炼油厂、青海盐湖集团、中信国安、青海锂业、青海庆华、西部矿业等一大批资源开发龙头企业,为格尔木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基础和载体。2009年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7.46%,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交通区位优越。格尔木地处青新甘藏四省(区)交界处,地理交通区位十分优越,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尔木)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会。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贯通,涩宁兰输气管线、花格输油管线复线、涩格天然气管线复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已初步形成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形式的立体交通网络。格敦铁路、格库铁路等项目即将开工,格尔木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为大规模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交通运输条件。
  格尔木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建平在谈到格尔木的发展时说:“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资源富集、所处地理条件优越,发展经济要紧紧依托优势资源综合利用这个关键环节,以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契机,实现资源型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将格尔木打造为柴达木乃至青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稳步发展循环经济
  格尔木石油、天然气、盐湖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自国务院把柴达木盆地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后,格尔木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连接,将电力、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多种产业横向连接起来,初步构建起循环生态工业链网。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格尔木已经形成共识,循环经济正成为格尔木乃至青海省实现产业突围的助力。
  “十一五”期间,格尔木市坚持工业主导地位,紧紧围绕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切实履行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区、主力军和主战场责任,依靠科技促进循环经济体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盐化、石化、冶金、新能源、特色轻工业等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形成。
  2009年以来,格尔木市按照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要求,在资源综合开发、废弃物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按照建设中国西部重要的“资源加工转换中心”的目标,依托格尔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业已形成的工业基础及外部配套条件,构建结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群,把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及时抓住国家振兴九大产业规划和加快建设“两个国家级试验区、三个基地”,加快构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冶金工业三大产业链,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等新能源产业。盐湖集团镁钠资源综合利用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格尔木炼油厂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中浩60万吨甲醇项目、庆华矿业煤化集团120万吨球团项目、神光新能源公司光伏电站项目等先后开工实施,为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循环经济发展打牢了根基。
  格尔木市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专家会诊”等形式,确立了资源开发新思路:即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地区技术创新步伐,提高资源开发附加值。目前,盐湖集团国家盐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批复,天然气裂解法年产5万吨乙炔等6个高新技术项目进展顺利;盐湖元通公司钾肥造粒项目试车生产,填补了国内大颗粒钾肥生产的空白;中信国安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揭牌;盐湖提镁、提锂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进入盐湖新能源材料开发先进行列;全市碳酸锂产量突破6000吨,实现了我国盐湖锂资源开发产能的历史性突破。
  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逐步深入,格尔木市积极顺时应势、抢抓机遇,通过培育龙头、引资嫁接、政策扶持等措施,使全市循环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格尔木市经济发展模式也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资源利用开始实现“吃干榨尽”,格尔木在西部率先走出一条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
  海西州委常委、格尔木市委书记王西秦说:“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柴达木循环工业区以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格尔木紧抓优势资源和现有的良好工业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使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实现由粗放型向综合利用型和清洁生产型转变。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格尔木经济转型之需,更是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从2003年“摸着石头过河”到2009年“凤凰主动落枝头”,格尔木市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9年,格尔木市积极参加“青洽会”等招商引资活动,成功举办2009“柴推会暨旅游节”,全年累计签约项目21个,签约资金30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47%,到位资金32.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1%;格尔木市经济竞争力在西部百强县市中名列第16位,较上年上升两个位次;跻身“2009年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中小城市”。
  翻开格尔木招商引资的历史,从2003年开始到今天,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招商引资过程中,格尔木市先后实施了全民招商、成立职能部门负责招商,并建立了相应的招商制度。实现了引资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大跨越。尤其是2009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最耀眼的无疑是将一大批遍布全国的太阳能开发的龙头企业请进了格尔木,达成太阳能光伏电站投资意向并开展前期工作的有24家。
  几年来,格尔木市通过“走出去”有选择地上门招商、小分队招商、延长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参加“青洽会”、“东北亚博览会”、“厦洽会”、“2009中国国际物流节”等重要节会,格尔木市招商引资各职能部门分别将优势的太阳能发电、矿泉水品牌培育、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油气产业链延伸等优势资源和项目隆重推出,先后与宁波杉杉集团公司、深圳长久投资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进行接洽,为开启互惠互利之门和“引进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09年旅游节期间,格尔木市签约项目13个,签约金额达189.7亿元。2009年格尔木―甘森330千伏输电线路、格尔木至察尔汗的高速公路、格尔木工业园区排污管网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投资环境更为优越,为招得“进来”做了良好的铺垫。
  岁月如梭,西部大开发10年来,新城格尔木已焕发出勃勃生机。2009年12月12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根据规划,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对于资源赋存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相关推荐
  • “洁净精微:觉囊·唐卡艺术展”在上海开幕

    “觉囊·唐卡艺术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5月4日,“觉囊·唐卡艺术展”开幕式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展出觉囊画派当代唐卡作品60余幅,其中多幅作品具有极高艺术造诣。“觉囊画派”的代表人、藏传佛教觉囊派第四十七...

    2012-05-10 编辑:admin 4898
  • 尖扎举行首届“五彩神箭杯”自由搏击争霸赛

      由尖扎县人民政府主办,尖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承办,青海省搏击运动协会和青海岗坚体育健身俱乐部协办的尖扎县2017年首届“五彩神箭杯”自由搏击争霸赛于9月16日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马克唐镇五彩神箭体育场举行。  2017年首届“五彩神箭杯”...

    2017-09-18 编辑:admin 7041
  • 寄宿学校保证食品安全

      4月17日,青海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举行的全省餐饮服务示范单位授牌仪式上,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被命名为“青海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河西寄宿制学校为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服务师生,把学生的餐饮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高度重视师生饮食卫生安...

    2013-04-23 编辑:admin 3992
  • 青海湖裸鲤的“生命之旅”变成“死亡之旅”

    每年五月底到八月初,青海湖数百万尾湟鱼溯流而上,进入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等几条青海湖入湖河道中产卵,因此形成的神奇、独特的生态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奇观。图为水下拍摄到的湟鱼洄游场景。(摄影:吴立新) 一些青海湖裸鲤搁浅在回游河道中(摄影:姜辰蓉)目前,青藏高...

    2009-07-01 编辑:admin 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