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公布第三批非物遗产 日常生活传统技艺被列入名单
西藏自治区政府日前公布了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包括糌粑制作、木碗加工等一批反映西藏农牧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传统特色技艺被列入名单。
据介绍,西藏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12大类、101个单项,其中古荣糌粑制作工艺、曲水柳条编制技艺、俊巴鱼烹饪制作技艺、加查木碗制作工艺等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和区域特色。
原产地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的古荣糌粑,历史上一直是旧西藏官员和上层僧侣的上等贡品。而现在,古荣糌粑已经成为古荣乡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和乡镇企业的“法宝”,拉萨市场上有八成以上的糌粑来自古荣。
月加工糌粑上万公斤、家庭年收入6万多元的糌粑加工户达娃说:“糌粑制作工艺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我们加工和销售糌粑就更有前途了。”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对流传于民间的戏剧、音乐、曲艺、民歌、谚语、故事等文学艺术作品积极搜集、整理,先后采录、整理藏汉文资料3000多万字,发表有关藏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专著30多部。
西藏此前已分两批公布了12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岁月与虔诚”筑成的圣洁世界
玛尼堆”是刻有经文、吉祥图形的玛尼石垒起的石堆。也有不刻任何图纹的各种小石块堆成的石堆。
2021-10-28 编辑:格日加 12929打造易地扶贫的“兴海样本”
立冬过后,草原上一片苍茫。但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安康小区的村民们,有的在蔬菜大棚劳作,有的在承包的牛棚干活,大家各个干得热火朝天。
2020-12-29 编辑:青阳卓玛 10796《汉藏影视词典》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日前,《汉藏影视词典》由甘肃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编译藏语影视词典是一项庞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汉藏影视词典》第一次进行了初步尝试,从词条的编排到词条翻译,无一不是斟酌再三、披沙拣金、精益求精,所选的词条均是常用的,处处注重了实用性;在编排上遵...
2016-04-29 编辑:admin 5770海南藏区特色食谱攻略之二“塔果”
青海的农业区和农牧结合的地区人民都好吃一种叫“焜锅馍馍”(藏语称之为“塔果”)的面食,尤其在藏族人聚居的地区“塔果”家家都要做,做出来的馍馍还特别好吃,焜锅馍馍是在金属的焜锅模具中烤制而成,麦芽的清香和烘烤的焦香是“焜锅馍馍”的一大特色,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主食...
2009-06-09 编辑:admin 13988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