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老密咒现身《菩日文献》

作者:杨茜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1-07-24 09:41:00 点击数:

  近日,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文献中心西热桑布研究员向记者介绍了《菩日文献》发现的过程和研究现状。
  西热桑布老师介绍,“菩日文献”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年代最久远,藏量最多的藏文文献,而它的发现却是一个意外。2002年,西藏聂拉木县菩日村的当地人在农田里挖出了一堆过古老的纸片,但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将这些在地下躺了六七百年珍贵文献扎成一捆,随意堆在当地一个经堂的角落。
  西热桑布:“当第一次看到文献,他们收藏的状况非常差。我当时给他们1000多块钱 让他们好好保存,进行一些包裹之类的保护。我把这个想法跟学校汇报了下,看这个菩日文献是不是能由我们学校来收藏。经过很多攻关,最后我们达成以交换的方式 我们用一部完整的《大藏经》交换菩日文献。”
  当时收进藏大图书馆的文献非常散乱,而研究员们经过清理之后,发现总共1万2千多页的文献,尚有1万页保存完好。学校组织专家鉴赏之后,发现这些由古藏墨、古藏纸写成的文献,形成约在8到14世纪。这些纸片装帧有经折装、蝴蝶装,以及散页装,其中一些神秘的咒语,是西藏地方势力割据格局时期,一些民间教派的仪轨,而这些历史上的教派在以前的文献中鲜有纪录。其中价值最高的,是在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大波若波罗蜜经》的初译版本。
  西热桑布:“现在敦煌里面的佛教典籍里面的书写方式,和它的这种译文形式十分相似,是古藏文的一种形式,都是反写的。这在现代藏文当中是没有的。这种纸张和墨色虽然被水浸过了,但是这些字不会褪色。”
  除了宗教文献,“菩日文献”还包含了丰富世俗内容,包括诗词和人物传记等,展现了当时菩日地区的文化风俗。
  2010年,“菩日文献”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第一阶段的基础研究已经完成。现在藏大的师生们正在将这些文献数字化,并制作副本,大约明年年底,将出版一本“菩日文献”的资料集,让更多的人了解藏地的文化。

相关推荐
  • 青海湖流域不再设开发利用区

      为了使青海湖流域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年初,青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设计了《青海湖水资源保护规划》(下称《规划》)。规划编制组今年4月赴三江源区和青海湖流域完成了外业勘测和调查工作,于10月完成《规划》初...

    2010-11-08 编辑:admin 10645
  • 青海海西都兰等处吐蕃墓与吐蕃文化之关系再探讨

    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青海都兰等地陆续发现了不少吐蕃时代的墓葬,但因盗墓猖獗,损毁严重,只有部分墓葬在盗墓贼破坏之余得到了专业考古发掘。

    2020-05-08 编辑:青阳卓玛 14451
  • 海南州职校召开动员会

      为了积极营造严谨勤奋的学习风气和团结友爱的生活氛围,促进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法律与法制观念,增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意识,促进校园和谐稳定,3月5日,海南州职校召开了新学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周动员大会,全体师生480余人参加了动员会。  动员会首先由杨海...

    2017-03-15 编辑:admin 10611
  • 第十五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在拉萨开幕

    12月25日,第十五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在拉萨西藏牦牛博物馆开幕。本次摄影大展共展出280件摄影作品,题材涉及人文、风光等多个领域。创作手法涵盖艺术、纪实、创意等诸多门类,作品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彰显了西藏地域文化特色。...

    2022-12-27 编辑:索南多杰 6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