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非遗“香堆藏戏”从田间走上舞台

作者:许万虎 李鹏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2-15 09:29:00 点击数:

  唱腔浑厚、服装华丽、舞姿优美、道具多样……12日,刚刚结束西藏昌都地区藏历春晚表演不久的阿布琼琼这样形容自己和同乡带来的民间藏戏。
  今年40岁的阿布琼琼来自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香堆镇,在今年的昌都藏历春晚上,他作为西藏“香堆藏戏”传承人,与46名同乡一起组成“香堆藏戏”民间表演队,首次将家乡的“宝贝疙瘩”搬上了藏晚舞台。
  “香堆藏戏”属藏区“蓝面具藏戏”民间流派。从动作到服装,道具到对白,歌舞到曲调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带有鲜明的康区特色,故在当地被称为“朗他康鲁玛”,意为康巴式的传记戏。
  伴着如小雨击打屋檐般的鼓点,握惯了锄头、拿久了鞭子的香堆镇农牧民在阿布琼琼的带领下登上舞台,他们身着华丽的藏戏服装,头戴蓝黑色面具,前额饰金色日月,两颊有黄色短须,鼻子上挂满贝壳和珠串,时而闲庭信步,时而碎步疾行,很快便进入了各自的角色。
  “我们表演的是八大藏戏之一的《卓娃桑姆》,内容反映了喜马拉雅山区一个门巴族小王国的宫廷斗争。大家农闲时经常跳这出戏,所以几乎没怎么排练就登台了。”阿布琼琼告诉记者,村民们第一次将表演场地从田间地头换到了漂亮的舞台,大家都很激动,希望以后自己能带领村民到更多地方演出。
  阿布琼琼说,演员都是挨家挨户挑选出来的,自己和老一辈的“香堆藏戏”传承人一起手把手教大家舞步和唱腔。“我们平时主要表演《卓娃桑姆》《智美更登》等传统藏戏剧目。由于藏戏队里男女比例有些失调,所以,队里的老阿爸经常会被戴上花冠、涂上口红来扮演女性角色。”他笑着说。
  昌都地区文化局干部杨培介绍说,香堆藏戏于2010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拉萨堆龙德庆县觉木隆藏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湘巴藏戏等8个藏戏民间流派一起,共获得了近200万元的保护经费。
  “经费主要用于培养年轻传承人、完善现有传习设施等。这次邀请察雅香堆藏戏表演队登上藏历春晚的舞台,就是为了给这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民间“香堆藏戏”的独特魅力。”杨培说。
  起源于14世纪的藏戏,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综合艺术,取材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佛教经典等,是广受藏族民众喜爱的古老剧种,流派、门类繁多,许多民间戏班分布于西藏各地,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2009年,藏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推荐
  • 才让旺堆:"让格萨尔的故事代代相传"

      清晨,一位年近八旬的藏族老人焚香祷祝后,对着一台破旧的录音机,开始说唱史诗《格萨尔》。“六十多年了,我几乎每天都梦到格萨尔的故事,第二天就把梦里的故事说出来。”老人告诉记者。   这位老人,就是著名《格萨尔》说唱艺人才让旺堆,他从流浪汉到“国...

    2012-06-09 编辑:admin 7203
  • 多西爱心微公益社向化隆多西村小学献爱心

    为小学生们送去冬装 多西爱心微公益社成员给小学生穿上冬衣 为小学生们送去的学习文具 多西爱心微公益社成员与小学生们合影留念  日前,西北民族大学大学公益社——多西爱心微公益社的几名成员从古城兰州出发,几经周折来到青海化隆县多西村,在寒冷的冬日向...

    2012-01-06 编辑:admin 9350
  • 青海藏文出版事业30年 传统与现代接驳并进

      “青海藏文类出版物发展至今,不仅有藏族传统文化、古籍、宗教等诸多领域书籍的挖掘与整理,更有现代东西方文明著述的翻译与出版,且藏文类出版物市场向好。”青海民族出版社总编室主任李清11日说。   担负青海藏文类出版物出版的青海民族出版社是该省唯一...

    2015-04-16 编辑:admin 8540
  • 贵南开辟光伏扶贫当地贫困群众初期受益20年

      2014年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州上级扶贫部门,全方位开展光伏扶贫探索路径的号召。提前着手,实地深入贵南县适合光伏电站建设的地点展开调研,理清了光伏扶贫思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2015年与上级扶贫部门协调争取,经查看地形、听取...

    2015-05-21 编辑:admin 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