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教育改革为民族教育事业带来新希望
走出草原深处的小村镇,跑在州立中学新建的塑胶操场上,13岁的藏族少年尖措的心情就像自己家的牧场一样辽阔。
“我很喜欢这里!”尖措抚摸着操场上的人工草皮,显然对这种草很感兴趣,“不让牛羊吃,只让人来踩,这种草真有意思。”
尖措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河卡镇一户牧民家的孩子。2009年,随着海南州教育资源整合改革的实施,他所在的村镇中学被撤掉了。尖措第一次离开家,来到200多公里外的州立中学读书。
“这样的学校,在我们那儿没有见过。”尖措的父亲关却多杰说,尖措以前的学校只有50多名学生,孩子们15人住一间宿舍。宿舍没有顶棚,冬天非常冷,而且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不好,一个教室里通常是几个班的学生在一起上课,老师教完了一年级,再教二年级。
关却多杰说:“这个学校的学生有2000多名,老师有100多位。听说还有好几位老师是研究生毕业,真是不敢想象!”他还说,这几年国家不但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一切费用,还给寄宿制学校里的学生发放生活补贴,他所在牧区的孩子们基本都上学了。
海南州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张延说,海南州教育资源整合改革的核心是,3年内基本构建“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教育”的办学新格局,将全州现有的372所中小学调整为66所,并投资4.45亿元重点建设这66所学校,形成布局合理、资源优化、条件良好的发展局面,最终实现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均衡发展的目标。
尖措所在州立中学的班主任王家宾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21年,他亲身经历了海南州教育事业的变革,见证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刚工作的时候,班上只有20多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只有2名。”王家宾说,那时候,学校一个大办公室里挤了20多位老师。由于地方偏僻,教育经费很少,老师除了一本教科书,什么辅助教材都没有。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就连老师们自己也弄不明白。
“这么多年过去了,回头看时,真有点沧海桑田的感觉。”王家宾说,现在他的班上有60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有一半左右,老师们的参考资料应有尽有。“想查什么资料,只要一上网,很快就能查到。许多新教法也在学校里得到了试验和推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说。
据记者了解,2007年开始教育布局调整后,海南州更加关注学校老师的培训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研究工作。除了一年两次的学期培训,每年还要选派优秀教师前往辽宁等地参加对口培训。由于重视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海南州取得了多项针对牧区特殊文化条件下教学方式革新的新成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我们把传唱于青海牧区的民歌‘花儿’与诗经里的‘国风’结合起来,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张延说,“这一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因为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诗经可能很艰涩难懂,但是‘花儿’却是他们祖祖辈辈都在传唱的东西。”
“在民族地区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认为这次改革真正给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希望”王家宾说。
西藏纳塘版《丹珠尔》大藏经九成已刻制完成
记者17日从佛协西藏分会了解到,目前西藏“纳塘版《丹珠尔》大藏经”中205部经文已完成木刻版制作工作,剩余20部预计2015年刻制完成。 藏传佛教大藏经分为教说翻译、论著翻译两部,音译甘珠尔、丹珠尔。丹珠尔,主要收录的是佛弟子及后世佛教学者对佛经的论...
2014-01-18 编辑:admin 8917藏传绝艺酥油花 后继无人令人忧
每年一度在青海的塔尔寺展出的酥油花,目前已成为青海高原旅游的一大特色,吸引着十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瞻。然而这一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的藏传绝艺,目前却面临着艺僧越来越少、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有专家学者指出,只有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走出佛学深院,为更多的人所...
2008-03-10 编辑:admin 10379青海同德培育“高原之舟”优良畜种 打造“中国良种牦牛示范县”
高原的牧区,草场绵延,牛羊成群结队,远处雪山若隐若现……记者日前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看到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体型壮硕,奔跑起来活似“小坦克”。据悉,这些牦牛是同德巴宗畜牧有限责任公司培育而成的高原牦牛优良畜种。...
2023-10-25 编辑:索南多杰 97贵南县完成春季义务植树造林绿化工作
自开展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以来,海南州贵南县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动员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栽植各类苗木36.96万株,完成计划任务的121%。其中:栽植青杨11.66万株、云杉10.49万株、乌柳8.34万株、柏树2....
2013-05-07 编辑:admin 10976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