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处文物入选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作者:赵越 来源:西藏商报 时间:2023-07-20 15:15:37 点击数:
       近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获悉,为加强我国古代碑刻石刻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国家文物局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梳理古代名碑名刻文物,遴选形成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
  《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朝,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
  分布在西藏境内的琼结桥碑、赤德松赞墓碑、唐蕃会盟碑、桑耶寺碑、大唐天竺使出铭、吉堆吐蕃墓群得乌穷摩崖石刻、查木钦石碑、仁达摩崖造像石刻、然堆古藏文石刻、工布第穆萨摩崖石刻、朗嘎石碑、“六字真言”藏文题记、释迦牟尼造像颂文、普兰喜德观音碑、清驻藏大臣巡边记事碑被纳入《名录》。
  记者了解到,《名录》所称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指在各种石材上雕刻铭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古代物质遗存。大量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附属文物,如曲阜孔庙及孔府的两千余通两汉至明清碑刻,龙门石窟的“龙门二十品”造像题记,大昭寺寺前的唐蕃会盟碑等。
  《名录》记录了我国古代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名录》碑刻文字涉及了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吐蕃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苗文、察合台文等13种。其中,“唐蕃会盟碑”记录了蕃唐盟誓的缘由过程、盟约主旨和蕃唐友好关系,是汉藏民族团结的重要见证。遴选标准主要包括6个方面,其一是碑刻石刻文物的撰文者、书丹者为著名书法家或代表性历史人物,见于史料记载并具有广泛影响;其二是碑刻石刻文物的文字内容作为重要史料,具有历史、艺术史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其三是碑刻石刻文物的形制、纹饰雕刻等具有典型特征,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其四是碑刻石刻文物在民族融合、疆域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证据价值;其五是碑刻石刻文物具有突出的地理标识作用;其六是碑刻石刻文物字体反映古代文字演变发展,或具有重要的版本研究价值。
  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中特色鲜明、价值突出的重要类型,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是加强碑刻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举措。
相关推荐
  • 娘毛先代表建议让更多的藏药进入《医保目录》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娘毛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修改和调整有关政策,让更多的藏药进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品种》。   娘毛先认为,藏药进入医保目录对藏药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包括藏药在内的民族医药发展迅速,许多优秀的藏药进入了内地市场,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已占领一...

    2008-03-13 编辑:admin 9686
  • 勉萨派传承人旦增个人作品展亮相西藏群艺馆

      5月4日,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和西藏唐卡画院联合承办的“指尖神韵”——西藏唐卡传承人旦增个人作品展在区群艺馆展出。  西藏自治区非遗中心普查部保护部主任平措介绍,“指尖神韵”唐卡展目前已成为...

    2017-05-05 编辑:admin 7340
  • 中央督察组转交青海省第26批信访举报材料

      2017年9月4日上午9时,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我省第26批群众信访举报材料共75件(海东、黄南共有1件)。其中西宁市47件,海东市16件,海西州2件,海南州5件,海北州4件,黄南州2件。中央环保督察组重点关注3件。其中西宁市2件,海南州1件。截至目前,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1927件。...

    2017-09-06 编辑:admin 9226
  • 心灵的弦歌——《藏地彩虹》再现藏汉一家亲

      上世纪50年代,中国评剧院创作了藏族题材的红色经典剧目《金沙江畔》,这部剧上演至今经久不衰。时隔一甲子,精神文化援藏项目——《藏地彩虹》于9月16日晚,在西藏藏戏艺术中心再次以“汉藏一家亲”、“组团式医疗援藏”为视角,讲述了汉藏...

    2018-09-18 编辑:admin 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