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寺名来源考

作者:才让 来源:喜马拉雅跨区域研究 时间:2020-08-12 09:43:14 点击数:
三、炳灵寺与吐蕃佛教

       公元762年吐蕃占领河州地区起,至吐蕃王朝在这一地区统治的结束,前后历经百年。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似乎炳灵寺在这百年间是个空白,或者被人遗忘了。但是赤松德赞及以后的数位赞普是支持佛教的,佛教在吐蕃得到迅速发展。吐蕃在新占领地区,同样推行佛教,对原有的佛教寺院、圣地给予扶持。河西、河湟地区的佛教不仅没有遭受破坏,反而进一步发展。如吐蕃占领敦煌后,当地的佛教更加兴盛。就此推测,炳灵寺这一佛教圣地也不会被冷落。
       吐蕃末年河湟地区成为佛教传播发展的重要区域,故能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源地。其地理范围具体而言,即唐代的鄯州、河州和廓州境,包括今青海西宁市,湟中、乐都、平安、尖扎、化隆、循化、贵德等县,及甘肃的永靖县、临夏县等。以上地方是连成一片的,均在河湟谷地。吐蕃之前河湟地区就有佛教的基础,如永靖有古老的炳灵寺,西宁北山亦有佛教建筑。吐蕃占领以后,完全继承了这里的佛教文化遗产,并实施优待政策,不少汉僧留在了此地,P.T.996中载有满和尚在宗喀(湟水流域)地方的传法活动,就是例证。唐蕃(汉藏)佛教并存,是吐蕃时期河湟地区佛教的特色之一。《喇钦贡巴绕色传》中对河湟地区的佛教状况亦有所记述。通过梳理史料可以发现,吐蕃佛教在这一区域传承不断,直至当代。
       保存有许多吐蕃史料的《第吾贤者佛教源流》中,记述有吐蕃境内著名的佛教寺院名称,云:
“(吐蕃)八大禅修地:卫地(dbus,意为“中心”,指吐蕃之中心区域卫如一带——引者)有秦浦和耶尔巴两处,娘氏建的谐拉康为三,吉祥曲沃日为四;多康的丹斗山为五,炳灵为六,阿隆为七,龙塘阿雅隆为八。
       十二修心寺院:卫地有秦浦、耶尔巴、谐拉康三座;(多)康地有丹斗山、炳灵、阿琼和大卫拉蔡四座;多麦有龙塘阿雅隆、美雪僧林的静修地……,总的静修地有三十个。”[15]
其中,丹斗山寺(Dan tig shan,此地名似源自汉语)在今青海化隆县境内,吐蕃未占领前这里就有寺院,[16]后成为后弘期藏传佛教复兴的大本营。阿琼又作阿琼南宗,在青海尖扎县境内,亦见之于P.T.996号,是吐蕃一处重要的修行圣地。炳灵藏文作’Bum gling,当指今永靖之炳灵寺。[17]“大卫拉蔡”(De ba’i bla tshal)之地望不详,笔者疑与P.T.16号中的“大夏域蔡”(De ga g·yu tshal)是同一地名,De ba’i bla tshal恐怕是De ga g·yu tshal之误写。[18]大夏域蔡位于河州大夏川,与炳灵寺相距不远。《弟吴贤者佛教源流》中,丹斗山寺和炳灵寺不仅列入吐蕃的八大禅修寺院,又计入了十二修心寺院中,亦见丹斗山寺、炳灵寺在吐蕃的知名度很高。丹斗山、炳灵、阿琼和大卫拉蔡四座寺院地理位置十分相近,皆在河湟地区。而且丹斗山寺、炳灵寺均为古刹,非吐蕃所新建。
      《弟吴贤者佛教源流》将这段材料置于赤松德赞时期,实际可能属于赤松德赞在位的晚期或公元九世纪初期。《奈巴教法史》中亦录有上引之十二修心寺院(原文作“断语心法之十二禅院”),但归在赤祖德赞(又名“赤热巴巾”,汉文作“可黎可足”)时期,[19]也许这更符合史实。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凤林”之译音Bum lIng或Bum gling变成了’Bum gling,并以此指称炳灵寺。将Bum 写成’Bum(十万),ling为gling(寺院),这与炳灵寺石窟造像众多的实情相吻合。’Bum gling一词虽不规范,但至少有了实际的意义。同时,说明吐蕃时期炳灵寺叫Bum lIng或’Bum gling,而不叫Byams pa ’bum gling。
       相对于’Bum gling,Byams pa ’bum gling这个名称是后起的。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赴蒙古前,曾朝礼河湟地区的佛教古刹。其传记言(1584年时),索南嘉措等朝拜了石崖上刻有十万弥勒佛像的圣地。[20]虽未提到Byams pa ’bum gling这个寺名,但说明此时藏传佛教界已将炳灵寺视为弥勒圣地。万历四十八年写成的《弥勒大佛志》(现藏炳灵寺),同样视炳灵寺为弥勒圣地,如言“将此重修弥勒圣地,作喜甘露海宝器”,“愿假此成就善行力,俾此弥勒圣地僧众同心,戒律清净,讲修增长,胜邪恶魔障。”[21]因此,我们推测在’Bum gling之前加Byams pa二字的作法,可能最早出现在明代。
       Byams pa ’Bum gling之名多见于清代的文献中,是指炳灵寺石窟,而当地的佛寺却有具体的寺名。《松巴佛教史》言炳灵寺沟中有三座寺,即拉东寺(lHa mdun dgon)、芒拉静房(Ming la ri krod)和塘尔静房(mThar ri khrod)。其中,拉东寺之名意为“神像前的寺院”,即炳灵寺下寺(《松巴佛教史》言当时寺僧有300人)。言塘尔静房(静房指山间修行小寺)中供有取自山崖之度母像,以此可知塘尔静房即炳灵上寺(寺僧有100人)。芒拉静房在拉东寺旁(寺僧10人),可能是指大佛对岸的新寺台(清康熙年间曾建宗喀巴殿等)。《世界广说》(成书于1830年)言在Byams pa ’bum gling有以高四十庹(平伸两臂之长度,又作“弓”或“寻”)弥勒大神像为主的弥勒神像十万个。[22]《世界广说》的作者未去过炳灵寺,可能依据了传闻或其他文献之记载。《噶丹佛教史》亦云炳灵寺有以弥勒像为主的十万弥勒佛像。《安多政教史》在记述炳灵寺弥勒大佛的同时,言还有十万尊弥勒佛像和无数的佛和菩萨像,[23]作者在保持传统说法的同时,亦指出了炳灵寺的造像不仅仅限于弥勒佛。总体而言,明代藏传佛教界认为炳灵寺有十万弥勒造像的说法在清代得到了延续,有了这样一种共同的认知,即Byams pa ’bum gling四字的含义与所指之实际情况相符。
相关推荐
  • 海南州举办第四届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

      近日,共青团海南州委、州创建办、州司法局和州关工委办公室联合举办了海南州第四届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决赛,来自全州各学校的22支代表队参加了决赛,最终,海南州第一高级中学、贵南县牧场中学等12支代表队分获高中组和初中组别一、二、三等奖。  竞赛分预赛、复赛、决...

    2016-06-30 编辑:admin 7937
  • 香格里拉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香格里拉欲借高山滑雪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一个距离东南亚最近的高山滑雪场让神奇美丽的香格里拉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28日,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举办的国际雪联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首站比赛揭幕,这个漂亮的高山滑雪场备受瞩目。 28日,世界排名前100位的约40名选手齐聚香...

    2007-12-30 编辑:admin 9595
  • 组图:花开时节最芬芳

      春天是花的天地,是花的海洋,是花的世界。杏花﹑梨花﹑桃花,还有那满山遍野无数不知名的野花,它们像赶集一样争先恐后的开放,为大地穿了一件五彩衣。家家户户院子里,林间小溪边,随处都能看到或含苞待放、或娇艳欲滴、或傲然怒放的各种花儿。只要你怀揣一颗发现美的心灵,生活中处...

    2013-06-20 编辑:admin 10287
  • 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暨第三届青海分会场演出举行

    2020年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暨第三届青海分会场演出在西宁举行,活动以朗诵融合演唱、舞蹈等表演形式,融入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元素的手法在舞台上展现,弘扬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

    2020-01-06 编辑:青阳卓玛 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