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边嘉措:做好翻译是当前《格萨尔》事业的一个重要任务

作者:恰嘎 觉如 来源:格萨尔数字平台 时间:2020-04-15 08:58:46 点击数:

二、做好翻译是当前《格萨尔》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前面谈到,黑格尔曾经说过 “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国人为黑格尔的这句话感到愤愤不平,甚至上升到民族歧视、文化偏见的高度予以批评。其实,仔细想来,我们也不能责怪黑格尔这位老人。黑格尔是一位严肃的学者,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他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我们自己没有把《格萨尔》这部伟大的、震撼人心的英雄史诗挖掘、整理出来编纂出版,翻译成德文、英文或其他外文奉献给世界人民,人家当然不知道,只能说“中国没有民族史诗”。责任还在我们自己。
       如果说过去条件还不具备,现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了;西藏和其他藏族地区民主改革也60多年了;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格萨尔》搜集整理、学术研究也已60多年,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我们完全有力量、有条件做好《格萨尔》的翻译工作。
《格萨尔》的翻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汉译工作;第二,外文翻译,首先是英文的翻译。本文主要想论述汉文的翻译工作。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汉语文已成为我国各民族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文字;华人遍布全世界,汉语文具有广泛的影响。而我国藏族仅有600多万人,只有藏文本,极大地限制了《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的传播和文化影响力。做好汉文本的翻译出版,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翻译工作非常关心和重视。解放初期,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造成的民族隔阂,加之交通不便,文化教育事业不发达,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相对来说比较少。各民族同胞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都需要通过翻译这个重要桥梁。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在中央民委成立参事室,汇聚了一批翻译人才从事翻译工作。1953年成立民族出版社,1955年成立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都是为了这一目的。
       2001年12月5日,年近百岁的钟敬文教授在病床上,由他口述、学生笔录,给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写了一份报告,题为《开办“〈格萨尔〉翻译硕士博士连读班”的倡议》。毕生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对新中国的《格萨尔》事业十分关心的钟敬文教授,身患重病,自知将不久人世,依然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关怀备至,恳切陈辞,令人十分感佩。钟老在报告里说:“《格萨尔》的存在和流布,是藏族人民的光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稀有艺术业绩的显现和荣耀!“现在,在搜集、整理、出版等工作取得很大成果的基础上,怎么样使这个活在我们藏族人民口头上的世界性史诗,更为便捷地为十二亿中国人民所掌握,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大、最现实的问题。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为几百万藏族同胞提供读本,或者仅仅为海内外少数研究者提供资料本,而是要让她实实在在地为全体中国人,包括海外华裔中国人所欣赏和使用,这就有个翻译问题。
     “《格萨尔》翻译的工作很重要,但翻译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需要专门的培养,有计划的培养,因此,我倡议由中国社科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办‘《格萨尔》翻译硕士博士连读班’,全力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我的初步设想是,从全国藏区招收有志于从事《格萨尔》翻译工作,并具备一定藏、汉语基础的学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专门性训练,每班八人左右,学制五年,学成后专门从事《格萨尔》的藏译汉工作。”①
       钟老一生淡薄名利,潜心向学,精心育人,钟老的著作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学领域一份珍贵的遗产。钟老在病榻上写的这份报告,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份作品,对《格萨尔》事业的关怀之情,溢于言表,对弘扬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文化的崇高事业,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留给我们后学者的一个嘱托,一份责任,一种期待。而钟老的倡议,他的希望,至今未能得到实现。每念及此,我的心情总是沉甸甸的。
       2005年夏天,年过九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老所长、著名民间文艺学家贾芝同志致信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希望关心《格萨尔》的翻译。中宣部领导很重视,责成有关人员研究了解,尽快促成此事。2006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学”专家诺尔德向大会提出《关于翻译出版汉文本〈格萨尔〉的提案》。
       遗憾的是,钟老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但是,钟老的遗愿至今未能落实。翻译依然是我国《格萨尔》工作中一个薄弱环节。 
相关推荐
  • 致敬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格萨尔王传•贵德分章本》汉译资料本出版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整理的珍贵汉译资料本《格萨尔王传•贵德分章本》一书,近日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2022-06-17 编辑:索南多杰 4966
  • 绘本《少年英雄格萨尔王》 “面世” 以画言史带孩子穿越时空邂逅英雄

    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几千年的岁月中,一直以说唱的形式在藏族同胞中辈辈流传。

    2022-05-30 编辑:索南多杰 6956
  • 果洛启动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果数字化工程

    4月8日至18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阶段性建设成果。根据实验区总体规划要求和按照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公...

    2022-04-20 编辑:索南多杰 7584
  • 科幻、科技和文化软实力:《格萨尔》史诗魔幻叙事解读

    《格萨尔》史诗作为青藏高原上岭部落流传下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大量魔幻叙事像“活化石”一样,潜藏着丰富的人类文化信息。魔幻叙事的有些内容具有阅读生成层面的科学启蒙意义的科幻价值;有些则可能是潜藏的“黑科技”形态的科技力量;有些魔幻叙事则具备舆论控制、...

    2022-03-31 编辑:拉毛太 9123
  • 海南州《格萨尔》文化艺术协会和贵德县《格萨尔》文化传播中心正式挂牌

    2月16日,海南州《格萨尔》文化艺术协会、贵德县《格萨尔》文化传播中心挂牌仪式在贵德县格萨尔诺布岭文化园隆重举行。

    2022-02-22 编辑:拉毛太 8632
  • 青海马背藏戏《丹玛之子》展演活动在果洛州举行

    2月14日,由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主办,果洛州文化馆承办,玛沁优曲民间格萨尔藏戏团演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海马背藏戏《丹玛之子》在果洛州格萨尔文化广场隆重演出,现场观众累计达500余人次。...

    2022-02-15 编辑:拉毛太 8523
  • 解析塔尔寺大金瓦殿的格萨尔王壁画

    《格萨尔》壁画是《格萨尔》文化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格鲁派的重点寺院之一塔尔寺大金瓦殿内绘有格萨尔王壁画,在学术界享有名誉,但至今未有该壁画的绘画年代、风格、内容等方面的阐释。因此,本文[②]通过实地田野调研的方法,搜集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格萨...

    2022-01-21 编辑:拉毛太 9009
  • 2022藏历水虎新年《格萨尔》主题联欢晚会在玉树录制完成

     1月12日晚,由玉树州委宣传部、州文联主办的玉树州2022藏历水虎新年《格萨尔》主题联欢晚会——“华彩史诗”录制完成。整场晚会以格萨尔说唱、格萨尔创作歌曲、格萨尔藏戏展演、格萨尔小品剧、格萨尔服饰展演、格萨尔诗歌吟诵、格萨尔乐器表演等全方位展示了玉树格萨尔...

    2022-01-14 编辑:拉毛太 8870
  •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在果洛班玛设立“格萨尔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近日,为保护传承和发展班玛《格萨尔》文化,青海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在班玛县设立了两处“格萨尔文化保护传承基地”。班玛县文体旅游广电局举行了授牌仪式。

    2022-01-07 编辑:拉毛太 6026
  •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格绒追美谈格萨尔王:他给百姓带去和平与安宁

    在日前揭晓的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中,格萨尔王入选。这位在藏区妇孺皆知的旷世英雄,为何至今能被人赞颂?

    2020-07-10 编辑:青阳卓玛 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