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同步迈进小康社会
作者:海南州扶贫局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0-06-16 15:09:39
点击数:
在建设中强化组织领导,让目标责任在层层加压中加速推进。及时制定和印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并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统筹安排布置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层层成立领导机构,建立五级联动共建机制,严格执行州、县领导干部和州、县直部门联村制度。严格执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同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委托县级质监部门或聘请监理机构加强工程质量、进度、工程量及投资控制。县、乡、村也抽调了相关人员组建质量监督组巡回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在建设中坚持科学规划,让地域特色在美丽村庄中更加凸显。在高原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我州始终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科学编制有特色、有层次、有风貌的村庄建设指导规划,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成了一批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充分展示高原传统风俗和地域文化的特色美丽村庄。
在建设中推进全民参与,让群众逐渐成为驱动农牧区发展的主力军。充分尊重农牧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让群众决定如何建设、施工和监管,充分体现群众“主人翁”地位,从根本上转变群众意识,将“要我干”成功转变为“我要干”。 广大农牧民群众通过亲身参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亲眼目睹村庄建设带来的巨变,亲身体验硬化道路、新建住房、改水改厕和整治“脏乱差”带来的方便快捷生活方式 ,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更加强烈、信心更加坚定,一些不良陋习悄然改变,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和健康环保的良好习惯逐步养成,整体精神面貌明显变化,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在建设中调整产业结构,让群众切实拓宽增收渠道。结合地域、文化、经济构成等因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向,各有侧重地发展特色产业。贵南、同德、兴海三县重点支持对农牧民就业增收带动力强的农牧产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从而合理正确引导农畜产业发展。共和、贵德两县分别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重点发展乡村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业,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从而促进农牧民致富增收。
在建设中注重村庄特色,让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各县在建设工作中重点将建设工作与生态建设、乡村文化内涵、村情民俗等内容相结合,着眼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统一,适应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了海南传统风俗和地域文化,努力建成了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高原美丽村庄。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采取“点、线、面结合,突出一村一风格,一村一特色,以点带面,成线连片,全面推进”的方式开展村庄整治,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使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在建设中实施精准扶贫,让同步实现小康步伐顺利迈进。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积极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目标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分类建设、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房屋建设、道路硬化、人饮灌溉、环境整治、土地整治、产业发展、江苏援建等各类项目和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努力实现项目村农牧民稳步增收,同步实现小康。在房屋建设上,整合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扶贫异地搬迁、库区移民安置项目,切实改善广大群众住房条件;在村庄环境整治上,实施农村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电网升级改造、饮水安全等工程,不断完善农牧区基础条件;在产业发展上,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在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上,整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文化体育、学前教育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农牧区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整合项目和资金,精准扶贫步伐明显加快,群众对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
在建设中构建共建机制,让和谐共享理念深入全社会。各地充分借鉴以往年度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模式,动员党政机关、驻军单位、企事业单位结对参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与省州机关部门和帮扶单位的衔接、对接和落实力度,并按照项目清单逐一落实责任领导和单位,确保建设内容逐一得到落实,形成了抓工作、搞建设的工作合力。每年共安排结对共建的单位158个(省级结对共建单位17个、州级结对共建单位81个、县级结对共建单位60个),安排州级领导30名、县级联点领导37名。截至目前,共落实帮建资金1821万元。
在建设中坚持科学规划,让地域特色在美丽村庄中更加凸显。在高原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我州始终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科学编制有特色、有层次、有风貌的村庄建设指导规划,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成了一批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充分展示高原传统风俗和地域文化的特色美丽村庄。
在建设中推进全民参与,让群众逐渐成为驱动农牧区发展的主力军。充分尊重农牧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让群众决定如何建设、施工和监管,充分体现群众“主人翁”地位,从根本上转变群众意识,将“要我干”成功转变为“我要干”。 广大农牧民群众通过亲身参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亲眼目睹村庄建设带来的巨变,亲身体验硬化道路、新建住房、改水改厕和整治“脏乱差”带来的方便快捷生活方式 ,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更加强烈、信心更加坚定,一些不良陋习悄然改变,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和健康环保的良好习惯逐步养成,整体精神面貌明显变化,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在建设中调整产业结构,让群众切实拓宽增收渠道。结合地域、文化、经济构成等因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向,各有侧重地发展特色产业。贵南、同德、兴海三县重点支持对农牧民就业增收带动力强的农牧产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从而合理正确引导农畜产业发展。共和、贵德两县分别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重点发展乡村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业,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从而促进农牧民致富增收。
在建设中注重村庄特色,让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各县在建设工作中重点将建设工作与生态建设、乡村文化内涵、村情民俗等内容相结合,着眼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统一,适应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了海南传统风俗和地域文化,努力建成了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高原美丽村庄。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采取“点、线、面结合,突出一村一风格,一村一特色,以点带面,成线连片,全面推进”的方式开展村庄整治,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使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在建设中实施精准扶贫,让同步实现小康步伐顺利迈进。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积极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目标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分类建设、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房屋建设、道路硬化、人饮灌溉、环境整治、土地整治、产业发展、江苏援建等各类项目和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努力实现项目村农牧民稳步增收,同步实现小康。在房屋建设上,整合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扶贫异地搬迁、库区移民安置项目,切实改善广大群众住房条件;在村庄环境整治上,实施农村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电网升级改造、饮水安全等工程,不断完善农牧区基础条件;在产业发展上,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在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上,整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文化体育、学前教育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农牧区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整合项目和资金,精准扶贫步伐明显加快,群众对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
在建设中构建共建机制,让和谐共享理念深入全社会。各地充分借鉴以往年度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模式,动员党政机关、驻军单位、企事业单位结对参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与省州机关部门和帮扶单位的衔接、对接和落实力度,并按照项目清单逐一落实责任领导和单位,确保建设内容逐一得到落实,形成了抓工作、搞建设的工作合力。每年共安排结对共建的单位158个(省级结对共建单位17个、州级结对共建单位81个、县级结对共建单位60个),安排州级领导30名、县级联点领导37名。截至目前,共落实帮建资金1821万元。
相关推荐
环青海湖草地生态实验室建成并试运行
由中国气象局投资,青海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承担的业务改革和拓展项目——环青海湖草地生态实验室已于日前建成并投入业务试运行。 生态实验室针对不同发育期牧草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及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进行化验分析,为农牧业...
2007-11-16 编辑:admin 9563西藏多项非遗项目亮相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近日,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西藏自治区选派24人组成的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本届非遗博览会,分别参加了主展馆的展示活动、非遗社区行展演活动以及传统工艺类比赛。其中,我区选送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罗...
2018-09-26 编辑:admin 6632益西德成带领民族传统工艺走向国际高端市场
日前,2013“中国因你更美丽”——《泊客中国》盛典在北京水立方隆重举办。这次活动是表彰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并有着杰出贡献的外籍人士。甘肃省原副省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先生、韩红女士给为甘肃甘南藏区打开自立谋生...
2013-11-12 编辑:admin 7240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应邀西北师大举办电影讲座
日前,来兰州参加中国金鸡百花奖电影节的藏族导演、编剧、双语作家、文学翻译者万玛才旦应西北师大之邀,举办了“寻找静静的嘛呢石——与新锐导演万玛才旦聊电影”活动,师大400余名师生参加了对谈交流。 讲座现场 活动中,万玛才旦导演播放了曾获...
2014-10-22 编辑:admin 520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