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与藏传佛教渊源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网 时间:2018-10-30 16:27:00 点击数:

 

  绿松石和佛教的渊源,还要从我国藏族人民说起,在青藏高原上,每一个藏民都拥有自己的绿松石,他们认为佩戴绿松石是天意。藏王的子民不得把绿松石丢弃在水里,人的灵魂就会离开肉体而消亡。在西藏的大街小巷,我们经常会见到身着民族服装的藏族人的发带、发饰、腰带、念珠、项链等,都是由绿松石,珊瑚等制作而成的,异常美丽。

  自古以来,绿松石就在西藏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用作神坛供品以及藏王向居于高位的喇嘛赠送的礼品及向邻国贡献的贡品。在本世纪拉萨贵族所戴的珠宝中,金和绿松石仍是主要的材料。在许多亚洲社会,蓝色被视为吉利,并把许多特别的权力归因于这一蓝色或带蓝色的宝石。一些西藏社团相信戴一只镶绿松石戒指可保佑旅途平安。梦见绿松石意味着吉祥和新生活的开始。戴在身上的绿松石变成绿色是肝病的征兆,也有人说这显示了绿松石吸出黄疸病毒的功能。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南部的高寒地区。这些地区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大部分的藏族人民都以游牧为生。古人称游牧为 “逐水草而居”,实际上“逐”是循自然规律所动,按自然变化而行的行为。所以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藏族人一般没有固定的居所。时常要根据自然的变化而迁徙,是以每次搬家都要带大量的物资以及财产。久而久之,聪明的藏族人融汇贯通,将不便搬动的财产都换成价值不菲的宝石。

  实际上在佛教中,绿松石并没有特殊的含义,但是绿松石却跟佛教有很深的渊源。绿松石在藏区文化中确实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体现在藏民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到绿松石的影子,甚至包括带垂和链子、奶桶钩、围裙钩、胸饰、背饰、发饰等等。也正因如此,藏传佛教也受到影响,比如藏传佛教的寺院和造像上都能见到绿松石。佛教就是这样与绿松石结下不解之缘。

  在西藏绿松石在藏语里被称为--‘釉’ 译成汉语就是翡翠的意思,在藏族同胞心中绿松石就是最珍贵最喜爱的宝石,能够守护灵魂,保佑平安,08年冬天的时候西藏当雄地震后,小孩收到惊吓,很多藏族的老阿妈带着小孩到八角街买绿松石给小孩佩戴,希望绿松石的能量能够保佑平安!

  绿松石,作为这一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对西藏人来说是一种希望,不可避免的变化仍将给西藏绿松石的魂与美留下一席之地。正是因为绿松石在藏族人民严重的殊胜地位,所以在藏传佛教的寺院以及佛造像上普遍使用。

相关推荐
  • 企业爱心人士捐资助学

    发放助学物品 破旧的校舍 9月13日,海南州共和县东藏土特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倒淌河镇政府有关人员的协同下,赴黄科村幼儿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该园27名小朋友送去了书包、本子、铅笔、铅笔盒等学习用品。 此次助学活动是该公司联点帮扶黄科村幼...

    2012-09-13 编辑:admin 5019
  • 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晋升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通天河  3月22日“世界水日”,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正式挂牌,新晋升为继澜沧江水利风景区后的玉树第二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玉树州通天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依托长江上游干流通天河而建,景区建设涉及玉树、称多...

    2017-03-23 编辑:admin 6152
  • 海南藏族自治州着力抢救和保护地名文化遗产

    针对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一地多名、一名多地、语种不清、译名不准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不准确的地名以讹传讹,贻误人事的实际,2006年起,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着手开展编纂《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这一课题项目,把地名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抢救和保护。   ...

    2008-10-22 编辑:admin 5905
  • 黄南州同仁县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热贡文化

    近几年,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外宣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同仁新形象,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外宣效果。 2001年,央视一套东方时空栏目拍摄播出的专题宣传片《金色的艺术》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打开了全面宣传热贡旅游的突破口。2002年同仁县与省电视...

    2008-12-01 编辑:admin 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