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藏族自治州着力抢救和保护地名文化遗产

作者:马钧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08-10-22 09:42:46 点击数:
针对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一地多名、一名多地、语种不清、译名不准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不准确的地名以讹传讹,贻误人事的实际,2006年起,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着手开展编纂《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这一课题项目,把地名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抢救和保护。
  《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是在全省范围内首次以州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的地名文化的普查、搜集、整理和抢救工作。3年来,全体编纂人员深入全州五县36个乡镇411个行政村,徒步跋山涉水,全面普查、挖掘区域内的濒临消亡的地名,并对含义不清、语种不明、类别混淆的地名反复进行了实地核实和考证。
  前不久,由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论证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恰卜恰召开。来自省内外的27名专家学者在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地名在体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的同时,也指示着历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民族迁徙、宗教信仰等状况,所以地名对理解历史文化现象、了解历史文化特征、体会历史文化活动、感悟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编纂《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项目是抢救和保护州域地名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地域特色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名文化的深度发掘和整理,在一定意义上为进一步拓展和充实海南州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为州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软实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悉论证会后,《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一书将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对海南州行政区域内的4000余条地名进行释义,力求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纵横研究、文化与经济的全面互动,该书的权威性和使用价值将为交通、旅游、史地研究、地图测绘、新闻报道以及有志于藏学研究或研究文化人类学和地理、地名学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新颖、全面、规范、标准、翔实的藏汉合璧的地名信息工具书,填补藏区至今尚无藏汉地名专著的空白。
相关推荐
  • 拉萨三大寺的学院制度

      一、黄教寺院的学院制度   15世纪时,黄教或格鲁巴(1)在西藏的兴起,是和其寺院制度的完善与僧侣组织的健全分不开的。   在13、14世纪的时候,藏传佛教盛行的教派如萨迦巴(2)和噶举巴(3)已先后呈现了衰落的趋势。由于元明两朝的统治者对藏传佛教一贯施行笼络并加以利用的政策...

    2010-05-10 编辑:admin 18432
  • 青海最早的通商“口岸”——峨堡

    峨堡镇在祁连县城以东72公里处,在到达之前,请允许我将祁连县情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祁连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东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邻,南与刚察县和海晏县相连,北及西北与甘肃省的张掖、山丹县为界,西可抵达甘肃省的肃南县,是青海北部的天然屏障,是通...

    2012-08-31 编辑:admin 17530
  • 青海黄南的石雕艺术之乡——和日乡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俗有"热贡艺术之乡"之美称,执贡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堆绣、建筑彩画、酥油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在黄南州泽库县和日乡,当地藏族群众在青石上刻经、雕塑的历史已有200多年。这里有许多热爱石雕艺术的青年,吉美旦培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以表...

    2009-03-18 编辑:admin 9850
  • 青海湖网全面报道海南州抗震救援行动

    青海湖网玉树抗震救灾专题:http://www.amdotibet.com/html/yszt/index.html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灾害后,海南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调整工作重心,积极顺应海南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做好抗震救灾信息发布工作。   为了全面、及时的报道海南州对玉...

    2010-04-22 编辑:admin 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