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进藏格尔木“旱码头” 今朝丝路新枢纽

作者:黄瑾辰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17-03-31 15:34:00 点击数:

 

  格尔木市是一座因路而兴的城市,十一五以来,格尔木市不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形成了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形式互相支撑的综合性交通体系,并成为了西部交通枢纽。

  老一辈人都知道,格尔木曾有个称呼,叫“旱码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格尔木地区,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节点,建政后,格尔木市承担起了物资进藏中转的任务,“旱码头”之名由此而来。

  1954年青藏公路通车、1984年青藏铁路西格段通车、2014年格库铁路开工建设……翻看格尔木市整个发展史,交通的逐步快速发展一直是这座城市最坚实的发展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格尔木市形成了包含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等多种要素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由进藏“旱码头”变身为我国西部地区通往藏、川、新、陇等地重要的交通枢纽。

  不久前,格尔木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这座因路而兴的城市,再一次踏上了腾飞之路。

  因路而兴,格尔木成为“旱码头”

  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格尔木,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然而,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还没有公路、房屋和固定的居民点,辽阔的草原上只有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牧民帐篷,运输基本靠畜驮人扛。

  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了解决进藏部队和工作人员的供给, 1953年8月3日,西藏运输总队在格尔木这块地势平坦的地方搭起帐篷,安营扎寨,设立了进藏沿线的第一个转运站,成为修建青藏公路的后勤保障基地。

  1955年是格尔木公路开发史上的重要一年,青藏公路、格敦公路和格芒公路相继通车,为格尔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来来往往的物资在这里转运,人员在这里休憩,成为了作用重大的进藏中转站。

  据《格尔木市志》记载,到上世纪90年代,格尔木西藏后勤基地已成为格尔木城市的一部分,从市区的西北到西南,沿盐桥路分布着43个西藏派驻格尔木的独立单位,成为西藏在区外的最大基地。每年85%的进藏物资和90%以上的出藏物资都从格尔木中转,绝大部分邮件也从格尔木进藏。格尔木也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作“旱码头”。可以说,一条青藏公路,造就了格尔木最初的兴起。

  

  夯实基础,格尔木转型西部枢纽

  青藏铁路二期的通车,是格尔木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大事件。这一时期,格尔木开始向西部交通枢纽转型。

  上世纪80年代,青藏铁路一期通车,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二期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通车,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对于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的面貌,改进传统运输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沿线各族群众誉为“经济线、幸福线、生态线、团结线”。

  最初,格尔木至拉萨开行4对旅客列车,格尔木至西宁开行6对旅客列车。随着青藏两省区经济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短短几年后,格拉段开行货物列车已增加至10对。铁路所带来的巨大运输量,为这座城市再一次注入了因路而兴的活力。

  铁路有了,其他方面也不能落后。民航事业是一个现代城市兴旺的重要标志,更是城市旅游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格尔木机场始建于1966年,是一个军民两用机场,但长期以来,在民用领域发挥的力量有限。为了构建现代化交通格局,2002年机场开始改扩建,2003年完工,之后航班量和客运量开始快速增长,格尔木民航事业也跨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地处青新甘藏四省(区)交界处,地理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管道运输也是格尔木市重要的运输形式之一,涩宁兰输气管线、花格输油管线复线、涩格天然气管线复线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使格尔木成为了西部的资源运输枢纽。

  到十一五末期,格尔木以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骨架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交通运输大幅增长,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向西部中心枢纽城市转型的基础逐步奠定。
[FS:PAGE]

  综合发展,枢纽地位不断巩固

  进入新时期,格尔木市开始伸展身躯,努力构建安全、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打造区域性交通运输中心方面迈出新步伐,新枢纽的地位得到持续巩固和升级。

  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832公里, “南去西藏、北达河西走廊、东到西宁、西至新疆”的放射式公路网络,使格尔木成为连接甘、新、青、藏四省区“十字型”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

  同时,格尔木地区的铁路建设也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项目开工建设;格尔木至成都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形成了东至西宁、北达敦煌、南去拉萨、西抵库尔勒、西南至成都的“卡”字形路网结构。

  铁路在发展,民航也开始腾飞。2013年,格尔木市继续对机场航站楼、跑道、夜航导航等设施进行改造,提高了机场适航保障能力和国内航线航班的通达能力;2014年,再次实施改扩建,新建航站楼面积10000平方米,新增停机位6个,使格尔木机场达到4C级标准,格尔木至西宁、西安、拉萨、等航线相继开通。

  面向未来,打造全国性新枢纽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给格尔木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带来了多层级、多样性、高水平的新要求。“十三五”期间,格尔木将按照“一带一路”发展愿景和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步伐,甩开膀子,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迈进。

  格敦铁路、格库铁路建成,格成铁路开工建设,三条干线铁路,将使格尔木市外部铁路通道由目前的1条变为4条,衔接方向也将扩展为西宁、拉萨、敦煌、库尔勒及成都5个方向,形成以格尔木市为中心的连通我国西北、西南的铁路新通道。预计2020年,格尔木市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809公里,铁路货运量将达到2619万吨。

  民航事业的高歌猛进也将来临。在支线机场航空网络的基础上,格尔木机场将适时开通格尔木至乌鲁木齐、格尔木至北京、格尔木至成都、格尔木至上海等航线,逐步完善机场的次枢纽作用。2016年,格尔木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接近15万人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5万人次。

  此外,格尔木还将加快管道建设步伐,重点建设涩北经格尔木至拉萨天然气管道,全长1200公里,格尔木至大柴旦甲醇管道,全长265公里,资源运输枢纽的地位更加突出。

  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一带战事频繁,交通梗阻,东西往来的使节和商队纷纷改由青海通过,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南道。今天,如果仔细对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格尔木境内的公路、铁路网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印记,连接着甘肃、新疆、西藏,并向中亚延伸,正是一条新丝路。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号角吹响,古丝路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古丝路的重要节点、青藏高原曾经的“旱码头”,格尔木,这座颇具后发优势的交通枢纽城市,将再次在美丽的丝路上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相关推荐
  • 2015年第十四届环湖赛即将在西宁体育馆开幕

      2015年第十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将于7月4日上午10点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体育馆鸣枪开幕,   2015环湖赛于7月5日至18日横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举行比赛。共14天13个赛段,全程2940公里,比赛总距离2021公里,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2支队伍154名选手参赛。根...

    2015-07-03 编辑:admin 6687
  • 夯实“三基”服务群众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高屋建瓴、总揽全局,从提升执政水平的高度,作出了稳当前利长远的重大决策——加强“三基”建设。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93 年波澜壮阔的中共党史表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是我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2014-10-30 编辑:admin 8788
  • 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会前,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同志亲切接见与会代表,合影留念,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丹珠昂奔作工作报告,会议下发了国家民委主任杨晶的重要讲话。   丹珠昂奔的工作...

    2010-12-17 编辑:admin 6561
  • 青海藏语电视2010藏历金虎年新年文艺晚会录制完成

    青海藏语电视2010藏历金虎年新年文艺晚会《和谐家园》录制完成旧岁流水落花逝,新年冬去春又来。青海藏语电视2010藏历金虎年新年文艺晚会《和谐家园》在青海广电中心录制完成。一年一度的青海藏语电视录制的藏历年新年文艺晚会人称“藏晚”。此次藏晚聚合三大方言区...

    2009-12-26 编辑:admin 7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