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藏语办开展双语和谐乡村第六期培训活动
为深入贯彻学习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战略思维,依托国家民委确定的双语和谐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天祝县藏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于6月21日举办了2017年度全国双语和谐乡村第六期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在天祝职教中心多媒体会议室举行,参训人员有双语和谐乡村抓喜秀龙乡代乾村部分村民、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民歌爱好者、华锐藏族民间艺人和专家、县城部分双语教师、中国藏族中学网站工作人员、双语和谐乡村建设培训单位全体干部共30余人。邀请原天祝民族师范藏文教师,华锐语言专家张恩智老师做了题为《透析华锐藏族传统民间文学折射的文化魅力》的专题讲座,讲座之后又针对藏汉翻译、民歌解读等内容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诠释。
老教师认为当前县域内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已放弃蕴含丰富的母语文化,语言为基础的口述传统更加陷入困境,少数民族民歌、传统故事、文学等口碑艺术逐渐退出日常生活,活跃程度急剧下降的现状,从华锐藏族最基础的谚语、民间喜剧说唱、本土民歌解读、民间传说故事、暗语、谜语等几个板块展开了为时3个小时的讲座,语言诙谐生动、谈吐流利自如、举例深入浅出,让更多人亲身感受到华锐地域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国家级非遗项目华锐藏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华锐藏族民俗专家华锐索南先生点评时所说“为我们共享了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
藏学专家羌智尚最后点评认为:“老先生以佛学思想为魂,藏汉学术研讨为媒,从传统文化中探寻思想之源,萃取智慧之光,对于促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保护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藏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他认为,传统文化思想应该从民间走向当下,从历史走向未来,真正起到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对于以口头传承为本的游牧族群而言,母语就是全部母体文化传承的最根本的载体,这也是处于濒危状态的华锐方言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近年来县藏语办在基层开展长期的民间学搜集的同时把运用母语宣传党的大针方针,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各民族精神家园作为永恒的使命。
敦煌学界首本中唐吐蕃期石窟综合研究书问世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 记者6月25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沙武田博士著《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一书,于近期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目前为止,敦煌学界第一本就中唐吐蕃期敦煌石窟进行综合专题研究的专著。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
2013-06-29 编辑:admin 73612015青海民族刺绣艺术品展在青海西宁市举行
2015青海民族刺绣艺术品展在西宁举行(摄影:李崇轩) 2015青海民族刺绣艺术品展在西宁举行(摄影:李崇轩) 2015青海民族刺绣艺术品展在西宁举行(摄影:李崇轩) 2015青海民族刺绣艺术品展在西宁举行(摄影:李崇轩) 5月19日,2015青海民族刺绣艺术品展在西宁城西区文化艺术中心佳豪广...
2015-05-26 编辑:admin 7552高校唐卡精粹:首届高校唐卡艺术展即将展出
“首届高校唐卡艺术展”即将在兰州展出 5月15日上午,由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共同主办,西北民族大学唐卡艺术协会策展的“首届高校唐卡艺术展”即将在甘肃兰州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开幕式,开始为期两天的高校唐卡作品...
2012-05-08 编辑:admin 5039两年内在甘孜建设9.6万户太阳能灶
太阳能灶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家用设备,四川省日前决定在日照充足而燃料缺乏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推进太阳能灶建设,两年内新建9.6万户。 甘孜州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以前农区居民以木柴为主要燃料,牧区居民燃烧牛粪取暖和做饭。甘孜地区天然林禁伐以后,一些地方采取了“水电代柴”...
2007-11-19 编辑:admin 12544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