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羌塘布设海拔最高的雪豹监测网络

作者:李海霞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时间:2017-12-25 14:51:00 点击数:

  在2008年召开的“全球雪豹分布区评估及保护规划”会议上,总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羌塘,被划为“一类保护单元”。专家估计,当地雪豹种群数量较大,且可长期自然存续。然而,一直以来关于羌塘雪豹的种群密度及变化、空间利用规律、人兽冲突情况等,几乎没有任何科学信息。为了知晓雪豹种群密度,建立生物本底数据库,并为接下来的保护行动奠定基础,今年11月份起,广州市远望野生动物保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远望”)在羌塘开展了雪豹调查。

  雪豹素有“雪山之王”之称,是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大型猫科动物。作为高原旗舰物种,它们行踪诡秘,在大地理尺度上针对其数量的科学估计,一直是全球保护界的难点。近年来,雪豹在西藏一些地方时常出没,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已完成一期样地选择

  共布设115台红外相机

  此次考察涉及范围包括西亚尔-阿木雪山区域、江爱山区域、帕度措西北部山地、诺尔玛措东部山地、协德乡西部山地、木嘎雪山西部区域、玛依岗日东部山地。“本次考察期间,我们同时扩充了羌塘雪豹监测网络。包括之前的色林措样地,目前羌塘雪豹监测网络南北跨度约270公里,东西跨度约220公里。相机点位平均海拔约5050米,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雪豹监测网络。”参与此次考察的远望科考人员梁旭昶介绍,“目前已完成了一期样地选择、实地调查、红外相机部署和羌塘专业管护员培训。明年1月,会在现有的色林措样地基础上进行扩充,将样地所在乡建设成为中国首个全境开展雪豹科学监测的行政乡,为日后开展雪豹景观综合保护打基础。完成后,羌塘雪豹监测网络将覆盖雪豹栖息地3500平方公里。”再到明年4月,会进行第一轮红外相机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开展管护员红外相机维护技术培训。明年10月,进行第二次回收。

  据悉,该阶段的考察中共布设了红外相机115台,等到明年1月还将布设约100台,这些红外相机布设也是有讲究的。梁旭昶介绍,“选定样地后,将该样地划分为若干连续的5公里×5公里的网格。每个网格中,部署两个红外相机点位,相机点位相距1公里以上。”

  不少读者关心目前已识别出了多少雪豹个体,对此远望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本次调查是相机架设阶段,还没有数据回收,这些相机将长期放置野外,需等到2018年4月份,所以不涉及雪豹个体识别。但初步调查显示,多个区域雪豹痕迹的遇见率非常高。从中可以看出,如同我们之前预计,羌塘雪豹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有可能被严重低估。”

  开展野生动物监测集中培训

  试点“社区保护地”新型保护机制

  据悉,羌塘雪豹监测网络的建设过程,始终伴随着保护区能力建设同步进行。在双湖县林业局支持下,远望针对双湖县7个专业管护站共28名管护员开展了野生动物监测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全球定位系统简介、依据坐标识图、雪豹痕迹识别、红外相机架设和红外相机维护。

  随后,远望还为那曲地区36个专业管护站百余名管护员和各县林业局代表授课,授课内容为“怎样科学保护雪豹”。

  “经过课堂培训,学员基本建立了针对雪豹调查的初步认知和设备使用能力。随后,多名管护员亲身参与了实地调查工作,在实践中学习监测设备使用和调查方法。我们计划带动更多的管护员参与2018年4月的数据回收工作。目标是通过一年左右的实践锻炼,羌塘雪豹监测网络的维护工作主要由专业管护员承担。”梁旭昶告诉记者。

  此外,他们在外业期间走家入户,向牧民群众和管护站发放了“野生动物是我们羌塘的骄傲”主题年历海报,以激发群众热爱家乡野生动物的自觉性。同时,他们积极探索国内外成熟保护机制在雪域高原的适用度,从而提升保护投入效能。在生态保护价值较高区域,他们还嫁接了社会资源,试点“社区保护地”这一新型保护机制。

相关推荐
  • 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万余只水鸟抵达青海湖

      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月29日披露,日前结束的春季水鸟迁徙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3月抵达青海湖的水鸟数量达1.6万余只。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中亚、东亚两条候...

    2018-03-30 编辑:admin 5632
  • 甘肃藏族歌手获今年《星光大道》周冠军

      近日,一个来自藏区的高原“雄鹰”,从来没有接受过声乐训练,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籁之声,他的歌声荡气回肠、激荡人心,但又很真实,很自然,丝毫没有任何做作和修饰。他就是我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歌手云丹久美。昨晚,他站在了央视2011年第一期《星光大道》的现场,凭...

    2011-04-05 编辑:admin 10904
  • 阿来:找到与世界共振的节拍

    作家阿来(徐福生摄) 当选新一届四川省作协主席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就文学言,阿来之于四川,好比王安忆之于上海、张炜之于山东、贾平凹之于陕西……,是一座城市或地域的文学形象、文学品牌。继《尘埃落定》得茅奖、阿来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藏族作家...

    2009-03-06 编辑:admin 8564
  • 甘南州重视开发利用藏医藏药

    甘南藏族自治州重视开发利用藏医藏药,经过多年积极努力,目前已形成了资源基地、藏医医疗、藏医学教育、藏医药研究、藏药生产、营销等多位一体的发展体系。 据了解,“十五”、“十一五”期间,该州先后共投入1479万元,建成州藏医药研究院附属藏医院业务综合楼和藏医药浴...

    2009-08-23 编辑:admin 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