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区群众有望看到更多数字译制的藏语电影

作者:胡若愚 钱荣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04-18 10:11:27 点击数:
记者从青海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获悉,随着译制中心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译制生产,组建数字电影流动院线,青海农牧区藏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今后有望看到更多、更好的本民族语言、本地民族方言影视节目。
    译制中心主任张景元告诉记者,中心今年将投入600万元资金,充分利用3条数字化译制生产线,争取将影视节目译制能力逐步提高。
    张景元说,中心过去使用模拟设备,录制一部90分钟的电影,需要7天至10天,年译制能力只有100小时,而自2006年实现译制生产数字化以来,录制同样一部影片只需3天时间,年译制能力可达300小时,相当于200部90分钟影片。
    数字化改造也使中心译制水平、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与译制中心合署办公的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近两年来先后拍摄、出版、发行了《青海藏传佛教建筑与艺术》、《五彩神箭》等一批电视片,其中一些音像制品还制成汉语、藏语、英语多音轨DVD,深受藏族群众欢迎。
    记者看到,配音演员在录音棚内录制康巴藏语方言版影片《开国大典》,编导在录音棚外机房内操作数字设备,可随时进行导入、剪辑、合成,导演可随时暂停,对演员进行指导。而在过去,使用体形庞大的模拟设备,仅预热就需要相当长时间,录制过程远不如现在简便。
    记者了解到,译制中心承担着全省农牧区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已建立了25个连锁放映点,包括3个寺院放映点,覆盖12个县、76个乡(镇)。译制中心还将加快基层连锁放映点数字化改造,在条件合适的藏族聚居村庄,译制中心每年放映12场藏语电影。
    张景元说,中心计划至2010年建成50个以上放映点,并逐步组建青海农牧区数字电影流动放映院线公司,在译制中心设立数字影片接收基站,设立基层电影放映员培训中心,为数字电影普及工作奠定人才基础和技术保障。
    青海省民族语译制中心自1980年成立以来,共译制藏语安多方言、康巴方言以及蒙语电影870多部,影视节目近3000小时,发行少数民族语电影拷贝超过1770个。除省内藏区外,中心译制的藏语影视节目还发行至甘肃甘南、四川阿坝、西藏昌都、那曲等周边藏区,共覆盖200多万藏区少数民族观众。
相关推荐
  • 青海省第六次民族语文翻译研讨会顺利闭幕

    青海省第六次民族语文翻译研讨会在果洛州达日县闭幕 8月10日,青海省第六次民族语文翻译研讨会在果洛州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果洛州民语办的具体组织下以专题发言、座谈讨论、论文评奖、实地考察等形式顺利闭幕。 参观果洛州民族语文工作成果展 会议期间,与...

    2011-08-14 编辑:admin 10332
  • 全国藏语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交换会在成都召开

      近日,第三十一次全国藏语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交换会暨第十六届全国藏语广播电视节目评析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按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音乐文学专题节目和播音主持组等10个大组,对50项近300件来自全国五省藏区的广播电视参评节目进行评析和30多小时的原创广播文艺节目交流...

    2015-10-27 编辑:admin 7966
  • 冬日里的冬格措纳湖

    冬格措纳湖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

    2020-12-22 编辑:青阳卓玛 14506
  • 西藏东南部林芝地区欢度独具特色的工布新年

      虽然距离藏历马年还有两个多月,西藏东南部林芝地区12月2日晚却迎来了独具特色的工布新年除夕夜,人们用办“请狗宴”、“背水”、吃“结达”等方式表达对新年的良好祝福。   位于西藏东南部、林芝地区下辖的林芝县、米林县及工布江达...

    2013-12-06 编辑:admin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