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医院专家专科推动医院发展

作者:姚兰 来源:西海都市报 时间:2008-11-22 11:08:51 点击数:
青海省藏医院是全国首家三级甲等藏医医院。近年来,医院坚持“以藏医为主、先藏后西、藏西结合”的方针,突出藏医特色,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使医院发展步入“快车道”。
  一百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在保持传统藏医特色的同时,按照现代综合医院的模式建设着青藏高原上新型的现代化藏医院;门诊部、住院部、药浴部,X光机、CT、B超诊断仪、心电图机、胃镜和尿液分析仪等现代诊断设备应有尽有;在发掘、整理和继承传统藏医药方剂及诊断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对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病有独特疗效的方法,尤其是对萎缩性胃炎和偏瘫、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疗效十分显著。
  内科●创建和谐医患关系
  早上8点30分一上班,内科主任万玛才旦就忙碌起来。在门诊交代完工作,他就健步如飞地赶往住院部,记者不得不一路小跑跟着。好不容易到了住院部五楼,呼吸尚未调整均匀,万玛才旦主任就开始查房了。
  藏医十分注重医德,《四部医典》其中的一章,专门提出医生要有智力、同情心、谨守誓约、精通医术、勤奋、行为高尚等道德标准,而这些,在万玛才旦主任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70岁的邓美华患肾囊肿住在38床,来她的病房之前,万主任已经走过15间病房,问询过三十几位病人了,可是在老太太这儿,他一如接诊第一位病人那样耐心、细心、热心。脉诊、舌诊,万主任聚精会神;按压患病部位,翻看病历记录,万主任一丝不苟。查看完尿样,他还顺势给学生从尿液的颜色、泡沫上予以解析。检查完后,万主任跟老太太开起玩笑:“那么大的罐罐就接了这么一点点(尿),你让我看啥呢?”病房内所有的人都笑了。在这儿,看不到紧张的医患关系,唯一能感受到的,是医者仁心,是和谐的气氛。两个多小时的查房一结束,万玛才旦又奔向门诊部。
  青海省藏医院综合内科是建院以来的主要科室之一,科室保持藏医传统的饮食疗法、起居疗法、药物疗法、外治疗法,将藏医特色疗法与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结合并运用到临床实践,在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男性疾病治疗方面疗效显著。
  胃肠科●提倡给胃留一个空间
  藏医治疗胃肠道疾病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案。远古时期,藏族人民过着游牧生活,常食用生冷肉乳等食品,加上地处高寒,患胃肠道疾病很普遍,藏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摸索、积累、总结出了许多利用植物、动物、矿物等治疗胃肠疾病的方法,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藏医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青海省藏医院胃肠科的斗周才让主任说,藏医认为胃作为主要的消化器官,其实也是一个容器,容量是有限的。一餐的固体食物应占胃容量的四分之二,液体占四分之一,还要留四分之一空间。如此才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才能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胃病患者暴饮暴食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均容易造成胃病复发或加重,藏药仁青常觉、坐珠达西对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仁青常觉以补脾益胃为基础,是陈旧性胃病的良药;坐珠达西有胃黏膜保护、解痉止痛、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因饮食不当,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引起的胃肠绞痛、腹泻等疾病有良好的功效,是经典用方。
  青海省藏医院胃肠科经过多年研究,摸索出一套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他们在饮食调解的基础上,用安置精华散和佐太加以配制,另用十五味黑药散、佐志达协、仁青常觉等藏药治疗此病,有效率达99%,治愈率达85%。
  斗周才让主任说,我省是消化疾病的高发区,探索本地区胃肠病的发病规律及有效的防治途径一直是他们科室的主要研究方向。胃肠科率先在省内开展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癌前病变与早期胃癌的普查普治工作,并结合现代医学诊断技术,使得疑难病的开展在藏医学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专科特色鲜明,疗效显著,胃肠科2000年被评为医院重点专科,2007年,被评为青海省名科,2008年3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外治科●藏医四大疗法的重要组成
  藏医外治法是藏医四大治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四部医典》在强调藏医治法的顺序时说:“治疗疾病首用饮食法,如不得治愈再用起居法,如不得治再为药也,如不得治终为外治的方法。”
  青海省藏医外治科2007年被批为省级特色专科,其中藏医放血疗法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青海省藏医院的尼玛才让大夫说,初闻放血疗法,很多人会被吓一跳,其实,藏医放血疗法的性质和中医的针灸疗法有点类似,是依照人体表面的不同部位,用不同形状的针刀来点刺或切开血脉,以祛除病血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通过放血,可以下泻病血、止痛、消肿、防止腐烂、培育新肌、愈合创伤。
  金针疗法:其方法为用黄金制造的粗针扎于白会穴,直立,金针顶上放一艾球许许烧之,以针的热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可以排除体内积液、脓血、异物及病邪,一般适用于一切“隆病”“培根病”。
  艾灸疗法:和中医一样,艾灸疗法也是藏医中最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就是将艾绒做成大小不一的艾炷,再根据不同的病症,直接或间接地置于人体的穴位上施灸。藏医理论中的“隆”“培根”所转化的一切寒性疾病均适合艾灸治疗。
  热敷疗法:热敷疗法就是将药物或其他如盐、麻渣、羊粪等物直接加热后敷到体表或是疼痛处,借助药物的功效、温度等物理作用来治病的一种外治法。主治风湿与类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肢体运动障碍、皮肤病、外伤性肿胀、剧痛、鼻血不止以及痛风等引起的刺痛、腰腿、四肢肌肉痛等寒性顽疾。
  油脂疗法:藏医油脂疗法是用食用动、植物油脂或外用涂擦、点滴身体的特定部位,达到治疗疾病、营养滋补,增强体质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青海省藏医院外治科的特色疗法还有金烙疗法、银针疗法、藏药蒸气浴疗法、埋线疗法、铁烙铜烙疗法、藏医按摩、刮痧疗法、蒙古灸疗法等,主攻疾病有痛风、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肩周炎、高血脂、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妇科●挖掘探索验方秘方
  藏医妇科学是对妇女疾病的预防和诊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根据文献记载,在公元8世纪,传统藏医学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系统的妇科学。
  盛夏,闷热、潮湿。此时女性朋友正在经受考验,因为炎症病菌稍不留神就会侵袭而来,从而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在青海省藏医院二楼北头的一间办公室,妇科主任措吉正在热情接待病人。
  青海省藏医院妇科成立于2000年,在老专家带领下,医院挖掘和探索藏医妇科的经典验方和秘方。措吉主任说,医院采用独特的藏药医痞月光散及破血金刚散治疗子宫肌瘤,二十五味鬼臼丸治疗月经不调及更年期综合征,并用藏医外治疗法如达和夏治疗宫颈糜烂,宫泻疗法治疗盆腔疾病。本院妇科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将天然无污染的藏药经特殊处理并煮沸,然后利用蒸馏水汽熏疗,此法治愈了多种妇科疾病,患者满意率95%以上。
  青海省藏医院妇科是藏中西医相结合的特色专科门诊,医院运用微波治疗仪、蒸馏水汽分析仪等现代医疗仪器,选用天然无污染的雪域药材,药理特殊,药力强劲,是普通药物无法比拟的。
  有众多名老藏医的支撑,青海省藏医院的发展“能量”十足,如今,该院已从一个固定资产不到200万元、仅有员工十多人的小型藏医机构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制药、信息开发、资源保护等为一体的大型藏医药综合机构,是青海省示范藏医院建设单位,青海医学院、青海藏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也是全省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
相关推荐
  • 贵南县持续抓好环境治理 有效巩固整治成果

      为全力做好环保督查专项整治工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8月19日,茫拉乡四措并举,持续发力,组织生态管护员及各村环卫工170余人再次对公路沿线及河道环境卫生死角进行巩固整治,乡环保督察领导小组深入到乡域各片区督促检查环保整改工作,有效巩固乡域...

    2017-09-01 编辑:admin 6016
  • 一年“四投”铸就精品

    长河坝电站全景  2017年12月1日15时,位于藏区腹地的深厚覆盖层上世界第一高土石坝项目——四川大唐国际甘孜水电公司长河坝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圆满实现了一年“四投”和“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的工程建设目标,对推动中...

    2018-01-03 编辑:admin 8355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秋色渐浓

    初秋珊瑚海(摄影:苏杰) 秋色正浓九寨沟(照片由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秋天的芦苇海(照片由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树正瀑布秋色(照片由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秋季,是九寨沟最为灿烂的季节。从谷底到山巅,千叶万树,色彩纷呈,一树引领,满沟呼应,整个...

    2011-10-12 编辑:admin 8919
  • 青海湖中的“白色梦幻”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被誉为“梦幻之湖”的青海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美丽壮观,还是是鸟的天堂、野生动物的乐园。每年夏天,数万只斑头雁、鱼鸥、鸬鹚等鸟类纷纷来此筑巢繁殖,冬天,数千只大天鹅,从寒冷的新疆巴音布鲁克湖、俄罗斯等地,来到青海湖落脚。成...

    2014-02-25 编辑:admin 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