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洛和卡嘎藏刀的幸福生活

作者:顾钰 贡桑拉姆 来源:西藏信息中心 时间:2008-12-08 08:55:17 点击数:

藏刀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的牌子
多洛是日喀则谢通门县卡嘎村的刀匠,凭借一手传统的藏刀手艺成为村里的首富。他做的卡嘎藏刀是藏刀中有名的一种,不仅雕刻加工更精细,而且韧性好,刀刃不易损坏。卡嘎藏刀原本出自不丹,因边贸往来传入西藏,深受人们喜爱,此后一些人专门到不丹偷偷地学习制作工艺,并记录在胳膊上带回西藏,在融入本民族加工手法的基础上,卡嘎藏刀诞生了。如今,这项手艺给多洛个人带来了每年7万元的纯收入。除了在内地上学的小儿子,另外两个儿子也跟着他做藏刀,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5万元和3万元,媳妇、儿媳妇都是织卡垫的能手,家里还开了一个小卖部,一年下来,全家收入不菲。
  多洛今年43岁,学艺时13岁,正是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这30年对于多洛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1996年,西藏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民族手工艺比赛,当时,多洛带着倾注了自己智慧和心血的藏刀参加了比赛,并获得全区第一名,从此谢通门的藏刀被世人认可,并逐渐出名。1998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确专程到谢通门县看望多洛,并许诺为他的藏刀投入资金,此后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有了今天即将要挂牌的“藏刀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为了保护和发展这项民族手工艺,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给农牧民创造增收途径,谢通门县商务局还为卡嘎藏刀注册了商标,经营品牌效应,对藏刀的产销进行了统一定价、包产包销,刀匠只需要做刀,订购、销售、包装等其他的事情都由商务局来办理。改革开放之前,多洛年收入约为3000元,与如今相比相差近24倍。他说,现在的生活就像做梦一样,跟30年前完全不能比。
  在没学会这门手艺之前,多洛也受过穷,如今富起来了,他希望能帮助其他人一起脱贫致富。他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藏刀作坊吸收周边贫困户劳力,不交学费,管吃管喝,一天还有40到50元的工资,学成之后还可以自立门户。另一方面,多洛还把自己在卡嘎藏刀制作、加工等方面的经验无偿地奉献给了“藏刀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富起来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现在我也要帮助别人致富。目前谢通门县生产卡嘎藏刀的有28户,其中技术精湛的有10户,从业人员52人,平均年龄27岁,户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
  2006年,谢通门县曾选派两名农民技术员到浙江学习藏刀加工技术,回县后组织农牧民群众举办藏刀加工技术培训班,传授经验,使更多农牧民可以因参与藏刀生产而受益。该县还给藏刀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特批了生产场地,并在一些制作环节上提倡采用机械化和流水线生产,在保证卡嘎藏刀质量和手工特色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目前,藏刀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比较明显,改进生产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势在必行。这一切都将在新的一年中慢慢实现,这同样是多洛的愿望。

制作精美的包银卡嘎藏刀

纯手工的卡嘎藏刀作坊
相关推荐
  • 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 宪法和民法典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省将开展第四届“宪法伴我行”全民竞答活动

    12月4日,我国将迎来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五个宪法宣传周。记者11月30日从省司法厅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进一步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我省将在宪法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第四届“宪法伴我行”全民竞答活动。...

    2022-12-01 编辑:索南多杰 5603
  • 去年甘南高考录取率居全省第一

    近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长召玛杰兴奋地告诉记者:2008年该州共有2670名考生被省内外普通高校录取,高考录取率达74.6%,高出全省平均录取率24个百分点,名列全省第一。更令召玛杰高兴的是,第一批重点本科录取人数较上年翻了三番,本科录取总人数首次突破了千人大关。 这...

    2009-02-27 编辑:admin 10718
  • 海南州同德县着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海南州同德县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实施文化重点工程。   计划投资3300万元,分阶段实施同德“雪域塔贤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扩建、同德“宗日文化博物馆”新建和同德县宗日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建设工程,打造同德宗日文化产业园,做大做...

    2012-05-12 编辑:admin 8009
  • 海北刚察首届旅游度假帐篷大赛在仙女湾举行

    帐篷评比大赛现场    近日,海北州刚察县首届旅游度假帐篷大赛在青海湖畔仙女湾举行。该赛事是在刚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旨在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关心群众精神生活,加快刚察文化旅游业发展步伐,全力打造环湖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增强全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将于每年青海湖...

    2012-08-01 编辑:admin 1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