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开放打造的金钥匙
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得到了令世界欣喜的发展,由中国作协主办的《民族文学》刊物是这一历史发展的最佳见证。《民族文学》创刊于1981年,当时,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委不仅联合创办了这份弥足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学刊物,还同时召开全国少数民族作家代表大会,并常设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民族文学》的创办承载了多民族作家的文学诉求,也承载了中国开放的强烈信息,因而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30年里,少数民族文学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的少数民族作家已近千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佳作迭出,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学的库藏。《民族文学》创刊以来坚守宗旨,精心酿造,出版各个不同民族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4000余万字,这些作品从民族作家的视角,记载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表现了民族地区的变迁,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今年《民族文学》11—12期合刊编辑了《民族文学改革开放30年作品回顾展》,以玛拉沁夫、吉狄马加、阿来、丹增、金哲、扎西达娃、张承志、乌热尔图、铁衣甫江、阿尔泰、买买提明•吾守尔、库尔班•阿里、冯艺等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翻译家的精彩之作,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学》的优良品质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队伍的强劲实力。
同时更值得记载的是,在这个难以忘怀的30年里,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作家在《民族文学》这个阵地上发表作品,这不仅丰富了我国新时期文学画廊,而且彻底告别了千百年来多个少数民族没有书面文学、作家文学的历史,他们的第一代书面文学作家从这里起步登上中国文坛,《民族文学》正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作为全国惟一国家级的少数民族文学杂志,在30年里还大量刊载了以少数民族文字(如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创作的翻译作品,对于保护传承多民族的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全国22个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中也不断出现新的人才。中国作协及《民族文学》近年曾多次举办“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作家改稿班”,特意出版了《人口较少民族作品专刊》及《翻译作品专刊》,文艺报和中国作家网站也对他们的作品做了专门介绍,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质朴清新、别开生面,散发着原生态气息,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给各族人民的心灵送去了温暖。
事实表明,改革开放造就了《民族文学》这样一把启迪多民族人民心灵的金钥匙,《民族文学》也见证和记录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多民族变迁,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作品将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宝贵财富,并将传播和影响到更大的范围及未来的世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传播多民族文化为己任,坚守阵地,打造精品,刊载真正具有民族风格、中华气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怀的优秀作品,让更多作家创造性的劳动价值得以体现,不断建设各族人民心灵的精神家园,使金钥匙在新世纪里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西藏各族少年健康成长
西藏各族青少年在布达拉宫前拍照留念 西藏第五届“成长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者 2015年中央企业牵手西藏各族青少年融情实践营活动现场 西藏第五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活动现场 2015年9月,“国酒茅台·国之栋...
2017-09-04 编辑:admin 17226海南州贵德灯光夜景为新春节日气氛锦上添花
春节彩门(摄影:朱军) 古城夜景(摄影:朱军) 贵德夜色美(摄影:朱军) 喜迎元宵节(摄影:朱军)
2013-02-22 编辑:admin 8197湟水北岸诸寺之母——佑宁寺
佑宁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藏语称“郭隆尼勒寺”。 建于1604年,已有400多年历史。该寺宗教地位甚高,学风浓厚,名僧辈出,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2020-07-28 编辑:青阳卓玛 11642公主回家乡系列报道之五:在文都参加十世班禅大师七十华诞纪念活动
2008年正月初3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我们敬爱的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诞辰七十周年纪念日。大师故乡的广大僧俗群众在这吉祥的日子里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敬爱的十世班禅大师坎坷而又伟大的一生。这一天,他们还迎来了大师女儿尧西...
2008-02-21 编辑:admin 13029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