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学院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庆典活动圆满举行
作者:拉吉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04-16 09:53:12
点击数:
4月15日,青海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挂牌庆典活动于当日下午3时,在该校田径运动场隆重举行。青海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熊敦邦主持庆典大会,出席庆典的嘉宾有:青海省政协主席白玛;全国政协学习与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桑结加;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桑杰;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邓本太;省委、省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兄弟院校的领导和校友代表;该校老领导、老专家代表等。

青海民族学院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庆典
由青海省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李鲁会宣布了教育部更名通知,由青海省政协主席白玛和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为青海民族大学揭牌。青海民族学院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得到了青海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高度关怀和重视。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强卫专门发致贺信。青海省经济委员会、海南州、海西州、海北州、黄南州、玉树州、果洛州以及互助县、平安县、循化县、化隆县、民和县、大通县、河南县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均发致贺信。

青海民族大学揭牌仪式
在庆典现场,青海省政府副省长邓本太;青海省教育厅厅长王予波;青海民族大学校长何峰;教师代表、国家级专家马成俊;学生代表李康;校友代表、西宁市城中区副区长马超英分别致词。
从1949年12月12日创建的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到后来的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以及1956年9月国务院正式定名的青海民族学院,再到今天的青海民族大学,见证着青海民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轨迹,彰显着几代民院人艰苦创业、锐意改革、面向未来、加快发展的宽阔胸襟和进取精神。
从1949年12月12日创建的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到后来的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以及1956年9月国务院正式定名的青海民族学院,再到今天的青海民族大学,见证着青海民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轨迹,彰显着几代民院人艰苦创业、锐意改革、面向未来、加快发展的宽阔胸襟和进取精神。

青海民族大学
今天的青海民族大学,已经形成由15个二级学院、4个直属教学系组成的教学组织结构,作为改革开放初期获得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已拥有1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点,50个本科专业,分别属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理学、管理学、工学、医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形成了较为完备人才培养体系,在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医药等方面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全国最具优势和特色的民族院校之一;有专任教师71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60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94名,国家级专家1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到专任教师的51.32%,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在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成为青海省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排头兵和重要力量,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十分特殊的作用;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精品(重点)课程,8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科研机构,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多年来,面向全国29个省区招生,现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学生1万余名,使学校发展成为我省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重要基地、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重要基地以及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这一切,不仅是几代民院人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更是青海民族大学迈开新步伐的坚实基础。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校长何峰在庆典致辞中提到:“建校以来,青海民族学院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培养了6万4千多名优秀人才,有58位毕业生和教职工成为青海省部级领导干部,1200多名毕业生和教职工成为厅级干部,90多名毕业生和教职工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多名毕业生和教职工成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他们所有人身上,始终流淌着浓浓的热爱家乡和服务社会的血液,也流淌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立足高原,辐射全国,铸就爱国、自信、开放、创新的光荣传统。自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的思路,教师队伍和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学生毕业后服务于四面八方,先后向青海省外培养输送了1万余名毕业生,培养了2000多名外国留学生,从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到老山前线,从教育部、国家民委到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到艰苦边远的农牧区基层,从老领导扎西旺徐、马万里到老校友桑结加,从贺龙元帅之女贺捷生中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参谋长马成效少将,从佛学大师才旦夏茸、夏日东到史学家李文实、芈一之,从全国著名藏学专家陈庆英、蒲文成到全国高校教学名师旦正、全国长江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万玛加,从港澳台到全世界40多个国家,到处都有青海民院人自信、开放、创新的拼搏身影。特别是为了祖国的安宁和强盛,许多民院人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如‘全国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缉枪英雄刘文国烈士,他们更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实践了庄严的爱国承诺。”
相关推荐
西藏举行大美琼结首届全国藏汉双语诗歌大赛
为迎接2017年西藏·琼结吐蕃文化旅游节,西藏琼结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以“吐蕃故都·大美琼结”为主题首届全国藏汉双语诗歌大赛。7月20日,大赛颁奖暨吟诵活动在拉萨举行。 7月20日,朗诵者白马仁青在颁奖暨吟诵活动上朗诵聂雄罗桑作品《琼结》...
2017-07-21 编辑:admin 9555藏医药浴法为何入非遗
随着藏医药浴法的列入,我国共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体现了我国日益提高的履约能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对于增强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2019-01-02 编辑:admin 9939海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1987年4月25日海南藏族自治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87年7月18日青海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根据2005年7月29日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的《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海南藏族自治...
2020-10-10 编辑:青阳卓玛 12254四川省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
闭幕式现场。 闭幕式上举行会旗交接仪式。 9月9日,四川省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甘孜州民族体育馆举行。 组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严卫东,组委会副主任、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组委会副主任、省民宗委主任张富国,组委会执行主任...
2018-09-10 编辑:admin 6498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