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水生生物科考在西宁启动
作者:赵永新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9-07-27 09:19:20
点击数:
说起长江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和白鳍豚、中华鲟等珍稀鱼类,大家都不陌生,但长江源头都有哪些鱼类?在气候变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近日在西宁启动的长江源区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科考活动,有望给出令人兴奋——抑或沮丧的答案。
本次科考为期一周,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渔委)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青海省农牧厅协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共同参与。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毅、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彦亮、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毛占彪、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祁生援为科考队壮行。据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介绍,本次考察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重要举措,旨在加大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宣传力度,扩大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保护工作。
位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也最敏感的区域。这一区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那里有大量的雪山冰川、湖泊湿地,孕育了母亲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独特,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且具有不可复原性,对该地区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进行考察,对于长江大流域水生生物保护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考察活动从西宁沿青藏公路到长江源沱沱河地区,并沿通天河考察至青海玉树直门达。考察里程约5000km。考察队将在长江源地区采集水生生物、鱼类、水样,并收集相关环境变化、气候变迁、水文信息等资料。通过对长江源头沱沱河水面及隆宝湖、通天河、结古河水面的考察,深入了解目前源头地区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将有助于全面掌握长江源头及全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现状,为今后在该地区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考察队沿途还将进行《渔业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长江禁渔制度宣传,并与当地政府干部群众进行座谈,普及“生命长江”理念。“生命长江”是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提出的一项保护理念,旨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客观反映目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展现长江生物多样性和长江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对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据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站长申志新介绍,长江干流在青海境内称通天河,长1217km,占干流全长的19%。青海段水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分布有鱼类21种,分3目4科7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鱼类1种(川陕哲罗鲑),省级保护鱼类3种(长丝裂腹鱼、齐口裂腹鱼、黄石爬鮡),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1种(川陕哲罗鲑),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5种(川陕哲罗鲑、长丝裂腹鱼、裸腹叶须鱼、黄石爬鮡、中华鮡),在1992年提出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中,川陕哲罗鲑列为一级保护种。这些水生生物不仅是珍稀物种资源和后备种质基因库,也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科研和文化价值。
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恢复长江渔业资源,促进长江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决定自2003年起实行长江禁渔期制度,我省在2008年纳入长江禁渔管理范围,省渔业环境监测站自2004年起陆续开展了长江大渡河上游玛柯河水生生物监测,从2007年起又开展了通天河直门达段、结古河、隆宝滩等水生生物监测工作。由于长江源头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数十年来,一直未进行过水生生物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今年年6月13日至6月18日,该站会同格尔木渔政站,组成长江源头水生生物调查与监测组,首次开展了长江源区水生生物调查与监测。期间,全体成员克服了高原缺氧等困难,经格尔木、唐古拉山乡、曲麻莱、治多、玉树,沿途调察了纳赤台、不冻泉、沱沱河、通天河、楚玛尔河的水生生物,并在沱沱河、通天河采集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水生维管束植物等生物样和标本,同时实地了解了水文、气候、植被等状况和当地鱼类的保护现状。
“本次调查显示,长江源区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水生生物资源保存相对完整,鱼类生存栖息地尚未遭到破坏,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等因素,长江源区个别地方的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生存坏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鱼类400余种和中华鲟、白暨豚、白鲟、胭脂鱼等中国特有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是淡水鱼类基因的宝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具典型性的河流。长江流域也是我国渔业的主产区,流域10省市淡水鱼产量达到1360万吨,占到全国淡水鱼产量的近57%。但近些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体污染、拦河筑坝、交通航运、挖沙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本次科考为期一周,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渔委)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青海省农牧厅协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共同参与。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毅、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彦亮、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毛占彪、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祁生援为科考队壮行。据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介绍,本次考察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重要举措,旨在加大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宣传力度,扩大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保护工作。
位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也最敏感的区域。这一区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那里有大量的雪山冰川、湖泊湿地,孕育了母亲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独特,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且具有不可复原性,对该地区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进行考察,对于长江大流域水生生物保护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考察活动从西宁沿青藏公路到长江源沱沱河地区,并沿通天河考察至青海玉树直门达。考察里程约5000km。考察队将在长江源地区采集水生生物、鱼类、水样,并收集相关环境变化、气候变迁、水文信息等资料。通过对长江源头沱沱河水面及隆宝湖、通天河、结古河水面的考察,深入了解目前源头地区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将有助于全面掌握长江源头及全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现状,为今后在该地区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考察队沿途还将进行《渔业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长江禁渔制度宣传,并与当地政府干部群众进行座谈,普及“生命长江”理念。“生命长江”是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提出的一项保护理念,旨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客观反映目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展现长江生物多样性和长江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对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据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站长申志新介绍,长江干流在青海境内称通天河,长1217km,占干流全长的19%。青海段水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分布有鱼类21种,分3目4科7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鱼类1种(川陕哲罗鲑),省级保护鱼类3种(长丝裂腹鱼、齐口裂腹鱼、黄石爬鮡),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1种(川陕哲罗鲑),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5种(川陕哲罗鲑、长丝裂腹鱼、裸腹叶须鱼、黄石爬鮡、中华鮡),在1992年提出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中,川陕哲罗鲑列为一级保护种。这些水生生物不仅是珍稀物种资源和后备种质基因库,也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科研和文化价值。
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恢复长江渔业资源,促进长江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决定自2003年起实行长江禁渔期制度,我省在2008年纳入长江禁渔管理范围,省渔业环境监测站自2004年起陆续开展了长江大渡河上游玛柯河水生生物监测,从2007年起又开展了通天河直门达段、结古河、隆宝滩等水生生物监测工作。由于长江源头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数十年来,一直未进行过水生生物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今年年6月13日至6月18日,该站会同格尔木渔政站,组成长江源头水生生物调查与监测组,首次开展了长江源区水生生物调查与监测。期间,全体成员克服了高原缺氧等困难,经格尔木、唐古拉山乡、曲麻莱、治多、玉树,沿途调察了纳赤台、不冻泉、沱沱河、通天河、楚玛尔河的水生生物,并在沱沱河、通天河采集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水生维管束植物等生物样和标本,同时实地了解了水文、气候、植被等状况和当地鱼类的保护现状。
“本次调查显示,长江源区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水生生物资源保存相对完整,鱼类生存栖息地尚未遭到破坏,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等因素,长江源区个别地方的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生存坏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鱼类400余种和中华鲟、白暨豚、白鲟、胭脂鱼等中国特有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是淡水鱼类基因的宝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具典型性的河流。长江流域也是我国渔业的主产区,流域10省市淡水鱼产量达到1360万吨,占到全国淡水鱼产量的近57%。但近些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体污染、拦河筑坝、交通航运、挖沙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关推荐
《淮风》推出甘南诗歌
由甘南诗人诺布朗杰推荐的“甘南诗群”诗歌稿件在安徽《淮风》诗刊上集体亮相。编发了扎西才让、瘦水、阿垅、花盛、杜娟、唐亚琼、王小忠、完玛央金、嘎代才让、高次让、刚杰•索木东、蝴蝶飞飞、智魅、郭良忠、星子、诺布朗杰等16位甘南诗人的诗歌...
2014-01-15 编辑:admin 9998贫困学生受助侨爱基金
海南州教师和贫困生受助侨爱基金 9月22日,2014年度海南地区“雅居乐青海奖教助学金基金”发放仪式在海南州第一高级中学举行,香港雅居乐地产已连续四年为海南州贫困教师与学生发放奖教助学基金。此次,共为海南州的40名教师和187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21万。...
2014-09-26 编辑:admin 7063海南州开展纪念塘河地震20周年活动
今年是塘河7.0级大地震二十周年纪念日。 4月26日,海南州地震局、塘格木镇党委镇政府和共和县电视台共同在塘河地震震中区——塘格木镇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纪念活动,关注地震安全,缅怀“4.26”、“5.12”、“4.14”大地震中...
2010-04-27 编辑:admin 10030华语音乐四川赛区完美落幕 次仁桑珠拔头筹
由四川在线与四川通俗音乐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唱片华语音乐大赛四川赛区比赛,今(12)日下午在锦里莲花府邸举行总决赛,现场评选出了四川赛区的各种奖项。藏族选手次仁桑珠现场完美演绎《心灵坐标》,获得此曲作者胡晓流的肯定,最终获四川赛区第一名,毛丹、陶彦菲,何安可、王...
2008-07-15 编辑:admin 6536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