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诃藏药“佐太”炮制技艺培训圆满结束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0-04-29 12:04:00 点击数:

  4月24日,准备了近三个月,制作40余天的“金诃藏药第十三届‘佐太’炮制技艺培训”圆满结束
  “佐太”是藏语“仁青欧曲佐珠钦木”的音译。“佐”是炼制,“太”指灰色的粉末状,意思是煅烧成灰。“佐太”就是水银经过藏医药学特殊的一种炮制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最终成分。把水银通过将近40多天的时间,300多道工艺流程最后加工成“佐太”,含有金、银等八大金属,八大矿物质。是藏药珍宝类药品不可缺少的关键成份。它是一种化合物,这种物质单独并不能成药,但是一旦加入其他配方里面,就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全国著名藏医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尼玛

  “佐太”加工的实践方法始载于公元8世纪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中,13世纪末,邬坚巴•仁钦贝成功地进行了“水银洗练法”的冷热处理及祛毒等整个实践操作,并编著了独特的药物炼丹经典《炼佐太论》等著作,开创了藏药“水银炮制法”系统完整的实践操作,为“水银炮制”的普及和弘扬作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后经贤者噶玛巴•让琼多吉、苏喀•年尼多吉、贡珠•云丹嘉措等著名藏医药学家的不断实践和传承,使这一藏医药文化的精粹得以世世相传,继续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两位特邀专家现场授课

  水银炮制加工后的“佐太”是配制名贵藏成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在藏医药的使用中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了近两千年的临床实践验证,应用面广,使用量大,是藏药中的极品,并具有长寿、延缓衰老、治疗金属类中毒等功效。藏族历代名医把水银经过几百多道复杂的工序炮制后,炼制成无毒而具有奇特疗效的药中之王。它是藏药珍宝类药品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如果珍宝类药品不含“佐太”成分就会失去药用价值。作为藏药材重要的加工方法和藏药实践的惟一精华,千百年来历代藏医药学者都非常重视该技术的实践与传承,并代代相传,使此技术至今得以发扬光大。我国目前能够掌握“佐太”传统炮制技艺的人士屈指可数。为了将其炮制技艺发扬光大,金诃藏药每年都专题举行一次“佐太”炮制技艺培训班,特邀全国著名藏医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尼玛和尕玛措尼前来亲自进行理论授课并现场指导实际操作炮制技艺,对来自北京、青海等地的27名藏族学员进行了师代徒传授。


“佐太”炮制现场

  由于炮制“佐太”涉及到的原辅料多,药材的味数多,为了能够确保用药安全,生产出优质“佐太”,公司前期组织员工到海拔4000多米无污染地区采药,完成此次炮制备料。本次炮制培训工作在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尼玛和尕玛措尼的带领下,进行了精心炮制生产,整个炮制过程按照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完成。


“佐太”炮制现场

  “佐太”具有调血、清热解毒、滋补强身,养颜,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在贵重经典藏成药方剂中配伍作为一味重要的矿物药使用,常用于中风、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痛风和炎症等疾病的治疗。“佐太”炮制质量的优劣,直接事关藏药临床用药的安全。 

相关推荐
  • 青海彩陶文物历史悠久

    青海彩陶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中发现,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到西部柴达木盆地有新石器时代及较晚时期的古代文化遗址500余处。其中属新石器时代的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属铜石并用时代的有齐家文化类型;较晚时期的有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等。...

    2010-06-08 编辑:admin 10607
  • 吐蕃王朝对纳西族的统治

    吐蕃王朝的一些历史。

    2021-11-15 编辑:格日加 7904
  • 青海藏医药学会邀青海师大元旦博士举办讲座

    元旦博士讲座现场  日前,青海师范大学藏语言文学系教师元旦博士受邀在青海省藏医院作了题为《藏族信仰结构中的神话遗迹及其宗教原型》的学术讲座,来自青海省藏医院近100位职工聆听了讲座。   元旦博士运用近些年来国际学术界对西藏史前史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

    2011-11-22 编辑:admin 8166
  • 西北民大六十年校庆文艺晚会在大礼堂隆重举行

    西北民大六十年校庆文艺晚会在大礼堂隆重举行 大合唱:《祝福祖国》、《到吴起镇》 诗朗诵:《永恒的礼赞》 蒙古族舞蹈:《情系草原》 二胡独奏:《十送红军》 歌曲串唱 藏族舞蹈:《舞动高原》 女声独唱:《蓝色爱情海》 民乐合奏:《跑旱船》 校领导与演职人员合影  6月6日晚8...

    2010-06-08 编辑:admin 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