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高原遗传适应机制研究获国际重大成果
国际高原医学界“哥德巴赫猜想”被破解为有效破译高原病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藏族高原遗传适应的机制是什么?这道困扰国际高原医学界多半个世纪的“哥德巴赫猜想”被有效破解,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月14日,美国《科学》杂志全文发表由青海大学格日力教授同美国犹他州大学学者共同完成的有关《藏族高原遗传适应的机制》研究报告,报告首次从基因水平揭示了高原人能够在高海拔生存的部分可能原因,该成果在世界高原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科学》杂志是目前国际科学界影响最大、读者最多、发行最广、最受科学家重视的科学类专业学术期刊。《藏族高原遗传适应的机制》是我国高原医学界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首篇论文。该成果在《科学》杂志的发表标志着该项目研究水准及成果达到国际顶级水平。
《藏族高原遗传适应的机制》研究小组对居住在海拔4350米地区的若干藏族人的遗传基因进行了分析。并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简称HapMap计划,目标是通过比较不同个体的基因组序列来确定染色体上共有的变异区域。)”中取得的中国人和相关人的基因数据进行比较后首次发现,藏族人的“EGLN1”和“PPARA”两种基因异于低海拔人群。由此认为正是这种原因导制藏族人具有特别的高原适应性。各个民族由于地理、宗教、风俗等的不同,彼此相互区别,并聚集在各自相对稳定的区域里, “可能”会积累下不同的祖系基因及群体间遗传差异。为证明这种“可能”,世界高原医学界做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都无果而终。《藏族高原遗传适应的机制》研究组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历经多年艰苦研究使之得以印证。本次获得的成果所以在高原医学界引起世界轰动,不仅在于其为治疗高原反应,以及其他与低氧血症有关的疾病提供了重要基础理论依据,更在于其将为保护各民族遗传资源、建立各民族基因数据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该项重大成果的获得为有效破译高原病发病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根本解决高原人,尤其是我国藏区少数民族生存状态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海南州白内障复明工程为贫困患者带来光明
今年以来,海南州人民医院积极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多种形式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使310名患者重见光明,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农牧民从中直接体会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成果。 6月份,该院再次邀请“美国--中...
2011-09-22 编辑:admin 6787精美的大威德金刚坛城
僧人正在制作坛城 贡德林寺经师边巴正在对大威德金刚法座进行最后微调 制作坛城的彩色细沙和锥形金属管 自藏历水龙新年初四起,位于拉萨市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贡德林寺的传统佛事活动——“大威德金刚坛城”,历时5天绘制完成。该坛城为...
2012-03-02 编辑:admin 10514青海省海南州迎七一美术作品展在图书馆举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建党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于7月1日至3日在城北新区海南图书馆一楼展厅,由海南州文体广电局主办,海南...
2016-07-04 编辑:admin 8054海南学子今日参加高考
海南州共和县考点 考生等待安检迎接考试 家长满怀期待的背影 6月7日,海南州共和县993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迎接2018年“人生大考”。其中文史类普通文科204人、藏文文科183人、理工类普通理科410人、藏文理科196人;共设考场34个,其中汉语语种理科考场14个、...
2018-06-07 编辑:admin 1270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