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的《格萨尔研究》2010年第一期出版

作者:拉吉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0-07-14 09:59:00 点击数:


改版后的《格萨尔研究》2010年第一期封面

  近日,由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刊物《格萨尔研究》,经过改版后以全新的面貌推出2010年第一期。《格萨尔研究》由原先的一年一期改为现在的一年两期,通过面向全社会征稿,精选《格萨尔》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图片,并且刊物为藏汉文合壁。
  新版《格萨尔研究》刊物不仅加强了其知识性和可读性,而且其强大的编辑阵容使刊物更具有权威性。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担任该刊物编委会主任;青海省文联主席班果担任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民族文学》编委,著名诗人格桑多杰,以及中国《格萨尔》学会副会长,中国藏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民协会员、青海省《格萨尔》学会会长、青海省政协委员、青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青海民族学院藏学系《格萨尔》硕士生导师,著名《格学》专家角巴东主担任该刊物顾问;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一级作家梅卓担任该刊物主编;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青海省《格萨尔》学会秘书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索南卓玛担任副主编。
  流传千年的藏族史诗《格萨尔》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一部“活形态”的英雄史诗,它既是一部族群文化多样性的范本,又是多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是为多民族共同享有而不可多得的一部“口头传统史诗”,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美学欣赏价值和原生态的文化价值。2005年5月,国务院将《格萨尔》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见,保护、研究、宣传、推介、开发利用《格萨尔》史诗,已成为各级政府、国内外研究者、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和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也是繁荣发展我国地域民族文化的迫切需要。

相关推荐
  • 《传统八大藏戏脚本》已通过西藏自治区评审

      从西藏自治区群艺馆了解到,由西藏自治区群艺馆邀请区藏剧团编剧、藏戏专家群培负责整理、编撰的《传统八大藏戏脚本》已完成。并通过了西藏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和相关专家组的评审。   据悉,西藏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和相关专家一致认为,此次整理的《传统八大藏戏脚本...

    2015-06-12 编辑:admin 9543
  • 青海贵德县发现具开发利用前景的干热岩资源

      一项名为《青海省贵德县扎仓沟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实验研究》的地勘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钻探,在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青海省贵德县扎仓沟一带发现具一定开发利用前景的干热岩资源,这是我国地质工作者首次在青藏高原北部发现干热岩资源。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对我国能源发...

    2014-01-09 编辑:admin 9043
  • 藏族人类学者谈《气球》:去东方化的真正“藏族电影”

    《气球》讲述的就是普通藏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主观经历,以及这种经历的普世共鸣性。万玛才旦描绘的藏人世界是凡俗的,有喜怒哀乐与七情六欲。他通过对个人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探索指出,虽然藏区的民众存在于一个特殊的文化与社会情境中,可他们作为人的欲望和伦理、对...

    2020-12-07 编辑:青阳卓玛 11926
  • 藏族歌唱家拉姆措应邀出访日本

      2007年11月6日至24日,应日本内阁府邀请,藏族歌唱家拉姆措参加由团中央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名义组织的中国青年代表团,对日本的东京都、枥木县、岩手县、宫崎县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 宫崎县知事东国原英夫与全团合影  作为代表团惟一的一名...

    2007-11-30 编辑:admin 1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