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藏族地区首现手写“苯教文献”
近日,甘肃省藏文古籍目录课题调研组在陇南藏族地区发现了9到11世纪的500余部古藏文手写文书,这是继20世纪初敦煌出土少量苯教文献以来,在甘肃首次发现的珍稀手写苯教文书,这批古藏文文献年代之久远、数量之弘富、保存之完整,世所罕见。
经专家考察鉴定,这批苯教文书采用佛教前弘期的缩写古藏文抄写而成,以传统的梵箧装保存,文字清晰如初,画像色彩艳丽,页面古朴精美。从文字特征、书写形式、遣词用句、纸张用料等方面分析,该文献属9到11世纪的手写本苯教文书,内容多涉及苯教法师祈祷经文、苯教古代各种祭祀仪式所诵经文及禳灾防暴时的咒文和古代藏族社会生活、民情风俗等,对于研究中世纪藏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医药天文、藏族书法艺术及早期文化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据专家介绍,苯教文化是藏民族历史发展早期所创造的独具本土特色、影响深远的文化形态,是藏族远古时期的主体文化,以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生灵崇拜、图腾崇拜、图符崇拜等为主要内容。公元7世纪以前,藏民族主要信奉苯教,苯教文化是藏族古文化的根脉,也是藏族古代文化发展的成就。到了公元7世纪,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起了吐蕃政权,并延续了500余年。其间,历代吐蕃王室采取扶持佛教、抑制苯教的政策,使藏传佛教大盛,苯教发展受阻,诸多苯教文献随之遭受灭顶之灾,或焚烧,或水没,或以“伏藏”之名藏于岩石缝隙中或寺庙建筑之下,只有极少数珍藏于藏族民间。公元11世纪以后,苯教文献的原始写本基本绝迹。但是,苯教毕竟是藏民族的本土宗教,经过几千年的信仰实践,其传统早已融入藏民族的精神世界。在藏传佛教占统治地位的1000多年间,苯教文化作为藏族文化的源头,仍根深蒂固地贯穿于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之中,并不断吸收和融合邻近地区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藏族原始文化。
珍藏于陇南藏族地区的这批苯教文书,由当地藏族群众家族世代相传,秘不示人。为保存这些家族宝藏,当地藏族民众持咒盟誓,世代遵守,历尽艰辛。 “文革”期间,大批珍贵文献被毁,当地藏族民众冒着极大风险,秘密将这批苯教文书运至深山老林封存,才躲过浩劫,幸免于难。近年来,专家学者在当地进行田野考察时,专门普查了这些文献,对其作了初步研究和鉴定,这些文献始为世人所知。
有关藏学专家称,这批古藏文珍稀苯教文献承载了藏民族在原始时代的精神文化遗产,见证了藏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是可与敦煌文书相媲美的中世纪古藏文文书写本,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极高。
环青海湖赛青海赛段 加紧病害路段整治美化
盛夏时节,第十七届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开赛在即。青海省公路养护部门以涉赛公路病害整治及路域环境美化为目标,加大养护人员和机械投入,合理组织施工,有序推进赛事顺利进行。 7月12日,记者沿G227线来到油菜花盛开的门源回族自治县,只见花海烂漫,游人如织,公路两边停满...
2018-07-23 编辑:admin 9689六月,青海民族文化之花绽放
6月14日,是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我省将与国家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重点展示唐卡艺术,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这不仅将促进我省大力挖掘和展示以唐卡艺术为主的青海特色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也为继续打造体现地域民...
2008-04-10 编辑:admin 6568《寻找智美更登》荣获上海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
6月21日,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金爵奖"各奖项尘埃落定,由藏族著名导演万玛才旦执导的影片《寻找智美更登》获得金爵奖评委会大奖,成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的一匹黑马。 《寻找智美更登》主创在闭幕式酒会上的留影 当晚,该片导演万玛才旦、摄影松太加、录音德格...
2009-07-07 编辑:admin 13898中共同德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
9月4日,同德县委书记才让太主持召开了中共同德县委第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分组讨论了中共同德县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实施意见》(审议稿),县委书记才让太就全力抓好“三...
2014-09-05 编辑:admin 923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