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今年成功放流100万尾裸鲤鱼苗
记者13日从青海省农牧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省农牧部门已向青海湖成功放流100万尾人工繁育的裸鲤鱼苗。监测显示,人工放流使青海湖渔业资源得到明显恢复。
据了解,今年青海湖已放流的100万尾裸鲤鱼苗,都是人工繁育生长1年以后的大规格鱼苗。青海省今年总共计划放流700万尾裸鲤鱼苗。
青海湖裸鲤又称“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物种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安全至关重要。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裸鲤生长非常缓慢,有“一年长一两,十年长一斤”之说。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捕捞过度和80年代后青海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原因影响,青海湖裸鲤数量锐减,青海湖裸鲤可捕资源量由最初的32万吨一度降到不足1000吨。鉴于这一严峻的现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青海省政府对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并进行人工放流增殖。
从2002年起,青海省已陆续放流入湖青海湖裸鲤原种种苗4800万尾,青海湖裸鲤资源快速恢复,个体平均体长、体重均明显上升,小型化趋势有所缓解。监测显示,到2009年,裸鲤可捕资源量已由2002年的2600吨恢复到27300吨,增殖放流对青海湖渔业资源的贡献率达到19.11%,对恢复与提高青海湖裸鲤资源、维护青海湖渔业生态环境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玉树做大做强虫草经济
作为我国著名的“虫草之乡”,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因冬虫夏草产量高、质量好、收益大而著称于世。然而,目前全州虫草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竞争优势不强,市场利润不明显,仍处在“散、乱、小”的状态。部分专家和干部建议,要做大做强玉树虫草经济,必须立足...
2010-09-16 编辑:admin 11968原生态安多民歌展演在尖扎县德吉村精彩上演
展示文化遗产神奇瑰丽,演绎灵秀尖扎浪漫精彩。8月9日,尖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第二届安多原生态民歌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旅游景区吉祥广场举行,观众达2000余人。 此次活动以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明为宗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2018-08-10 编辑:admin 14058河西走廊吐蕃建筑之迷
一、寒冬探访河西走廓 公元670年至849年,吐蕃鼎盛时期,其势力曾一度攻占大唐长安,后占据河西走廊及安西四镇,历史有百余年。在这期间,吐蕃建筑文化对当地建筑活动有何影响,吐蕃在河西走廊是否留下建筑遗迹?这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迷。在2017年12月隆冬季节,西藏建筑文化学者...
2018-03-07 编辑:admin 13144《红原县文史丛书·第二辑》正式发行
近日,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红原县文史丛书·第二辑》(14-25)正式发行。
2021-02-24 编辑:青阳卓玛 9401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