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喜马拉雅地区发现数百新物种

作者:佚名 来源:凤凰网 时间:2010-11-15 08:54:00 点击数:

  
  棕颈钩嘴鹛

  会飞的青蛙、世界上最小的鹿、有一亿年历史的壁虎……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上,三百多个新物种正繁衍生息。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说,各国科学家10年来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一共发现了353个新物种。这些新物种包括242种植物、16种两栖动物、16种爬行动物、14种鱼类、2种鸟类、2种哺乳动物和61种无脊椎动物。但与此同时,这些物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正遭受生存威胁。
  报告称,发现的新物种中,包括世界上最古老最小的鹿,这种微型毛冠鹿也叫“叶麋”,科学家们起初认为,这种在地球上最大山脉上发现的小型动物是另一物种的雏形,但是DNA检验证实,这种纯黑色眼睛的浅棕色动物是一个已经灭绝的新物种。
  另外一种“会飞的青蛙”可以用长着红色长蹼的脚在空中滑行。另一个最重要的发现则是,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有一亿年历史的壁虎,这是科学史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壁虎化石。
  报告负责人表示,如果气候变化的趋势不能逆转,有些物种将会消失。“喜马拉雅地区是最容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除非气候变化的影响被阻止,否则这个具有丰富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将更加脆弱,那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可能永远消失。”
  据介绍,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有约1万种植物、300种哺乳动物、977种鸟类、1766种爬行动物、105种两栖动物和269种淡水鱼。该地区孟加拉虎最为密集,并且也是独角犀牛最重要的栖息地。历史表明,东喜马拉雅地区崎岖的、不可通行的地表形态给该地区的生态调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迄今为止对野生生物的调查仍然很少,并且大片地域生态尚未开发。

相关推荐
  • 青海祁连: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鹿基地

      天高云淡,鹿鸣沃野,在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鹿基地的6万多亩草场上,1000多只白唇鹿、梅花鹿、马鹿等飞奔在晚秋的花草树木间,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祁连山半野生鹿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油葫芦沟地区,分布有原始森林、高寒草原和大片湿地,生长着300余种优良...

    2010-10-24 编辑:admin 7665
  • 甘南州之第一大淡水湖

    尕海湖  从夏河到尕海是没有直达班车的,只能先从夏河到合作,再乘合作至玛曲或郎木寺的班车,到尕海乡下车。夏河到合作约72公里,车票6.5元,一小时一班;合作至尕海约133公里,车票10元左右,只有上午有车,而且车票比较紧张。 日落尕海湖  在碌曲县境内海拔3400米的尕海草原上,...

    2010-08-11 编辑:admin 9646
  • 海南州多种农畜产品亮相苏州

    4月23日上午,由州人民政府主办,州农牧局、州藏羊产业协会、牦牛产业协会、青稞产业协会、油菜产业协会承办的“高原牦牛下江南·海南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会”在苏州举行,来自海南州的多种农畜产品亮相苏城,为苏州市民带来“高原味道”。...

    2023-04-25 编辑:索南多杰 3222
  • 海南州交通运输局结对帮扶都秀村

    2018年海南州交通运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对结对帮扶连点都秀村制定了帮扶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2020-06-02 编辑:青阳卓玛 1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