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无角牦牛“阿什旦”在青海培育成功

作者:罗云鹏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9-07-05 10:48:00 点击数:

  记者3日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经过20余年科研攻关,世界上首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在青海培育成功。

 
资料图为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阿什旦”牦牛。中新社记者 罗云鹏 摄  

  青海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区占该省总面积的96%,天然草地面积5.47亿亩,其中牦牛存栏481万头,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素有“世界牦牛之都”美誉。

  “随着传统饲养方式多元化、有角牦牛在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中暴露出相互伤害、不易采食、破坏圈舍等弊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阎萍介绍,“阿什旦”牦牛相较其它牦牛品种,性情温顺、不容易打斗、易饲养、易管理,在自然减少受伤率的同时可以增加饲养密度,便于进行舍饲。

  据了解,“阿什旦”一名,来自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境内海拔4380米的阿什旦雪山,藏语意为石头堆起来高高的山。

  阎萍介绍,培育无角家畜品种系全球各国家畜繁育改良工作“热点”,驰名世界的有苏格兰安格斯牛、美国无角短角牛等,“阿什旦”牦牛选育方向为肉用,新品种遗传基础和体型外貌特征均与中国目前现有的17个牦牛地方品种(遗传资源)有明显区别。

  “技术人员将‘阿什旦’牦牛性能指标与综合品质与青海本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阿什旦’牦牛种在保持高原牦牛优秀抗逆性的基础上,在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全面超越青海高原牦牛、环湖牦牛。”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场长马进寿说。

  阎萍表示,“阿什旦”牦牛满足中国牦牛养殖多元化的需求,为牦牛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饲养提供了差异化品种,对提高高原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农牧业发展水平、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控制净增、扩大出栏、加快周转、缓解草畜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长

    近日,来往于青藏公路109国道的人们在昆仑山口至沱沱河沿线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边缘会看到不少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狼、藏狐以及猎隼等珍贵野生动物活动。根据可可西里管理局最新掌握的数据,该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可可西里...

    2009-03-28 编辑:admin 17303
  • 唐卡式歌舞诗《幸福在路上》吸引众多进藏游客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员和观众互动  西藏进入旅游旺季以来,每天晚上在西藏藏剧团演出大厅上演的《幸福在路上》,吸引着众多国内外进藏观光的游客。这部大型唐卡式歌舞诗于2009年5月推向市场,在传承西藏传统文化与开拓旅游市场之间实现了完美结合,成为西藏文化...

    2010-06-29 编辑:admin 16435
  • 本月底青海省将有大型招聘活动

      5月26日至28日,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举办青海省2010年东西部就业岗位对接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青海省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城镇各类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被征地的农民、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等是这次招聘活动的服务对象。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求职者找到一...

    2010-05-08 编辑:admin 16964
  • 吕刚、尕玛朋措带队调研督导重点企业运行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按照海南州委主题教育工作安排,10月31日至11月1日,州委书记吕刚,州委副书记、州长尕玛朋措带队前往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及共和县恰卜恰镇、龙羊峡镇的项目施工现场、企业生产车间,开展调研督导工作,以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为主线,督进展、查堵点,开良方、解难题,强服务、提质...

    2023-11-03 编辑:索南多杰 1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