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无角牦牛“阿什旦”在青海培育成功

作者:罗云鹏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9-07-05 10:48:00 点击数:

  记者3日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经过20余年科研攻关,世界上首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在青海培育成功。

 
资料图为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阿什旦”牦牛。中新社记者 罗云鹏 摄  

  青海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区占该省总面积的96%,天然草地面积5.47亿亩,其中牦牛存栏481万头,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素有“世界牦牛之都”美誉。

  “随着传统饲养方式多元化、有角牦牛在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中暴露出相互伤害、不易采食、破坏圈舍等弊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阎萍介绍,“阿什旦”牦牛相较其它牦牛品种,性情温顺、不容易打斗、易饲养、易管理,在自然减少受伤率的同时可以增加饲养密度,便于进行舍饲。

  据了解,“阿什旦”一名,来自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境内海拔4380米的阿什旦雪山,藏语意为石头堆起来高高的山。

  阎萍介绍,培育无角家畜品种系全球各国家畜繁育改良工作“热点”,驰名世界的有苏格兰安格斯牛、美国无角短角牛等,“阿什旦”牦牛选育方向为肉用,新品种遗传基础和体型外貌特征均与中国目前现有的17个牦牛地方品种(遗传资源)有明显区别。

  “技术人员将‘阿什旦’牦牛性能指标与综合品质与青海本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阿什旦’牦牛种在保持高原牦牛优秀抗逆性的基础上,在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全面超越青海高原牦牛、环湖牦牛。”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场长马进寿说。

  阎萍表示,“阿什旦”牦牛满足中国牦牛养殖多元化的需求,为牦牛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饲养提供了差异化品种,对提高高原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农牧业发展水平、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控制净增、扩大出栏、加快周转、缓解草畜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 中国藏区贫困僧尼享受政府生活补贴

    身患残疾的旦增久美必须依靠拐杖的帮助才能正常行走,虽然行动不便,但他的心情很好,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旦增久美是中国西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寺的一名僧侣,几年前因为遭遇车祸而落下残疾。因残致贫的旦增久美被纳入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每月可以获得一定数...

    2007-11-20 编辑:admin 21054
  • 敦煌古藏文吐蕃地名所反映的古代民族情况

    摘 要:在古藏文吐蕃地名中, 有相当数量的反映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民族关系的历史地名。这些地名不是偶然形成的, 是吐蕃时期藏民族与周边民族互相往来、移居频繁、战事不断、文化冲击所造成的。这类古藏文吐蕃地名真实地反映了以吐蕃为中心的纷繁复杂的多维古代民族...

    2020-11-18 编辑:才吉 27670
  •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顺利通过国家地质公园资格评审

    8月7日至10日,国土资源部组织召开的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评审会上,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贵德县地质公园占地面积554平方公里,北起拉脊山,涵盖贵德尕让、河东、河阴、河西、新街等地区,地质遗迹面积113平方公里。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是以自然地貌景观和地...

    2009-08-22 编辑:admin 16755
  • 游灯会赏烟花 海南藏族自治州喜迎元宵佳节

      2月17日元宵佳节,海南州府所在地共和县恰卜恰镇热闹非凡。大型灯会、彩车展和烟花吸引众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他们身着节日盛装为五彩缤纷的元宵之夜增添喜庆与祥和。与此同时,海南州委书记杜捷同志和州政府州长张文魁同志,以及州四大班子领导等上街观灯,和广大群众一同...

    2011-02-18 编辑:admin 1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