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经研究或纳入国家规划

作者:佚名 来源:侨报 时间:2012-10-13 13:40:00 点击数:
  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次旺俊美介绍,初步确定西藏迄今珍藏有梵文贝叶经写本(包括部分纸质梵文、藏文转写本)共1000多个函(种)、近6万叶(页)。
  文献价值极高
  中新社报道,贝叶经源于古印度,西藏保存的贝叶经多系公元8世纪至14世纪从印度引进。
  青藏高原的独特气候和藏传佛教的人文环境,为保存贝叶经创造了条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说,西藏贝叶经的内容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佛学研究、南亚研究和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学术价值。
  西藏梵文贝叶经在内容上,与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关系密不可分,基本涵盖了西藏传统的“大小十明”文化,是研究佛教史、佛教翻译史、科技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在7个地市设立保护机构
  据介绍,西藏贝叶经保护受到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专门协调小组,西藏自治区成立了贝叶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在7个地市设立了相应的机构。
  次旺俊美说,该机构在全方位、全覆盖的普查登记基础上,对西藏全区41个县的65个单位、寺庙和3处遗址、部分民众家庭开展实地调研,开展了大范围复查验收编目影印。
  布达拉宫管理处长尼玛丹增说,贝叶经是布达拉宫馆藏文物的珍品、稀品,为确保万无一失,布达拉宫妥善选择了贝叶经库房,安装监控设备,专柜存放。
  发展中国贝叶经学
  贝叶经的保护研究,是保护人类文明成果、抢救传统文化遗产、推进特色文化发展的重大工程,对这些文物资源进行深入保护整理和研究利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西藏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西藏将进一步推进贝叶经研究利用,加强贝叶经保护管理和学术研究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相关学科建设,并推进贝叶经研究中外学术交流,适时推出西藏贝叶经研究丛书,争取将贝叶经研究纳入国家规划,逐步建立和发展以西藏为学术重镇的中国贝叶经学。
  寻经6载初成正果
  2006年,中国正式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西藏梵文贝叶经保护项目。考虑到贝叶经极其珍贵的价值,在经过一年的初步统计调查之后,次旺俊美等决定沿着历史上梵藏译经活动及译师的足迹,登门验收、就地影印,“不放过每一片贝叶甚至残片”。“藏有贝叶经的一些寺庙,地处偏远的深山密林,路途十分艰辛”,次旺俊美回忆起寻经路,感慨万千。
  在泥泞的山路行进,卷着裤管推车,徒步翻山越岭,这些都成为“家常便饭”。
  “但是一想到这些封存了上千年的贝叶经,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影印保存,以便于今后深入研究,大家都觉得辛苦也是值得的。”次旺俊美说。
  寻访过程中,西藏自治区和七地市的工作班子、专家们复查验收了全藏41个县的65个单位、寺庙和3处遗址、部分民众家庭,在对西藏现存梵文贝叶经写本资源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普查登记的基础上,还对现存贝叶经进行了影印、建档。
  小贴士
  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当时,佛教徒们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
相关推荐
  • 海南州开展纪念塘河地震20周年活动

      今年是塘河7.0级大地震二十周年纪念日。   4月26日,海南州地震局、塘格木镇党委镇政府和共和县电视台共同在塘河地震震中区——塘格木镇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纪念活动,关注地震安全,缅怀“4.26”、“5.12”、“4.14”大地震中...

    2010-04-27 编辑:admin 10030
  • 《阿勒坦汗传译注》(藏文版)出版发行

    近日,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南周加著作《阿勒坦汗传译注》(藏文版)正式发行。

    2020-11-25 编辑:青阳卓玛 10635
  • 玉树机场今年六月底将正式通航

    建设中的玉树机场在建中的玉树民用机场将使用传统导航加RNP精密导航系统导航,这是青海省首次利用卫星导航,将大幅提高飞机起降的精确度和安全水平,减少航班延误现象,使机场具备双向起降和夜航飞行能力。 青海玉树民用机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以南1...

    2009-02-19 编辑:admin 5896
  • 海南州开展手拉手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群团工作改革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海南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大力加强海南州各族少年儿童与江苏省少年儿童的交流交融,帮助少年儿童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培养孩子们的民族团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示范带动各地少先队组织...

    2017-08-17 编辑:admin 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