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肾十年变迁 三江源湿地面积不断增大

作者:张蕴 来源:中国藏族网通 时间:2013-02-24 15:56:00 点击数:

  2月20日,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经过十余年的保护,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湖泊恢复到2000余个,重现“千湖之县”的景观。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方,发挥着调节气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巨大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中国以及东南亚的重要产水区。它以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寒冷气候和广袤的土地,储蓄了数量巨大、形态多样的水,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一座庞大的淡水资源宝库。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区域内重要湿地、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核心保育区,经过十余年的保护,特别是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通过人工增雨、湿地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森林防火、荒漠化治理和野生动物保护等工程建设实施,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其中,玛多县境内的湖泊恢复到2000余个,重现“千湖之县”的景观。
  据2012年9月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扎陵湖面积为558.5平方公里,鄂陵湖面积为676.7平方公里,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10.5平方公里和14.5平方公里;与2003年的遥感监测数据相比,两湖面积分别增加了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湖水面积呈逐年增大趋势。监测区域内的黑颈鹤、斑头雁等鸟类的数量逐年增加,活动范围有所扩大,藏野驴、藏原羚等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湖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正在恢复和改善中。
  近几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加强对扎陵湖和鄂陵湖两块国际重要湿地的监测和保护工作,设立了湿地植被监测点2处,野生动物兽类监测点2处,鸟类监测点6处,定期进行调查和监测。

相关推荐
  • 格尔木:保护生态环境 启动守护斑头雁活动

      4月22日,由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格尔木市等多家单位联合全国17家城市动物园,举办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守护斑头雁2018”项目活动在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班德湖正式启动。  为保护好长江源的...

    2018-04-25 编辑:admin 8622
  • 彰显青海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青海民俗志》出版

    该书首次对青海民俗文化进行了完整、系统和立体的梳理。全志共8编27章148万字,以物质生产民俗、物质文化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口承民俗、特色民俗、机构与人物、民俗文献为主体框架,按照地方志的体例格式,对青海民俗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忠实记录与...

    2021-06-02 编辑:青阳卓玛 10895
  • 阿兰·达瓦卓玛再次亮相央视“梦想星搭档”

      12月13日晚,中央电视台《梦想星搭档》在央视一套播出第八期节目,而本期的《梦想星搭档》也遭遇了开赛以来最大一场意外,杨宗纬与吉克隽逸临时退赛,节目组不得不请回前几期已被淘汰的潘越云、阿兰紧急救场。   当晚节目中,潘越云、阿兰这对“女神”组合前来...

    2013-12-15 编辑:admin 7160
  • 甘孜雪山

    在《中国国家地理》四川专辑中,曾有两段话是这样的:“人类只有在雪山面前,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收起了狂妄。从来没有人敢在雪峰面前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对雪峰的敬畏之情在科技迅速地改变一切时尤为珍贵。...

    2020-03-04 编辑:青阳卓玛 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