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区气象条件向暖湿化发展

作者:刘瑜 金泉才 来源:西宁晚报 时间:2018-12-11 10:15:00 点击数:

  近日,青海省气象局、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监测公报》,对园区草地、积雪、冰川、荒漠化、气候变化特征等要素进行科学评估,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评估显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气象条件向暖湿化发展。

  祁连山国家公园分为青海和甘肃两个片区,总面积502.55万公顷,其中青海片区158.51万公顷。青海气象部门主动参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建设,着力建设园区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开展草地、积雪、冰川等生态要素动态监测和定量评估,积极推进生态安全事件和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不断提升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气象防灾减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补充完善现有监测体系和监测指标,开展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监测,做好祁连山生态文明保障气象服务。

  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平均牧草产量为154.22公斤/亩,较近10年(2007年至2016年)平均增加21.77公斤/亩,大部地区牧草长势较好;积雪覆盖面积为826.0平方公里至11313.8平方公里,累计积雪日数在13日至58日之间;三大冰川面积为335.8平方公里,冰储量为80.55平方公里;10年间园区大部分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上升趋势。

  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平均温度为0.6度,年降水量为515.8毫米。从长时间序列(1961年至2017年)分析,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气温显著升高,升温速率达到0.37度/10年;降水显著增加,增幅达到13毫米/10年,日照减少,平均相对湿度呈不显著减少趋势。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工李晓东说,总体来说,1961年至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气象条件在向暖湿化发展,园区草地生态总体转好,降雪覆盖面积在增加,而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减少,荒漠化面积小、程度轻。

  目前,青海省气象局成立了青海省生态气象中心,根据实际组建了祁连山生态气象分中心。分中心将主要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发展规划实施,开展国家公园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及预警服务,制作发布祁连山区生态气象服务产品,开展生态气象新技术、新成果在本地推广应用等工作。

相关推荐
  • 叶拉太主讲青海师大藏语言文化节第五期讲座

    叶拉太教授主讲青海师大藏语言文化节第五期讲座  4月17日19:00时,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藏文系在文科楼多媒体219阶梯教室如期举办了第二届“师大藏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师大藏学论坛”。此次莅临讲座听讲的不仅有藏文系主任多旦教授等本...

    2014-04-21 编辑:admin 6186
  • 2011青海藏历新年节目

      2011年由青海藏语电视台,海南州贵德县政府为抢救藏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共同主办的藏历年歌舞节目。

    2011-11-11 编辑:admin 16048
  • 青海省生态文明摄影大展 展示生态文明景观

    此次摄影展的主题为“国家公园省 生态新高地”。

    2021-10-27 编辑:格日加 12822
  • 甘肃省博峪发现卡瓦格博神山的苯教藏文文献

      5月22日上午,甘肃省甘南州甘南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尹洛赛一行在舟曲县博峪乡实地考察搜集苯教文献时,发现有记载云南迪庆州境内的卡瓦格博神山的苯教藏文文献,此发现将对云南研究藏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 ...

    2018-05-25 编辑:admin 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