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阶段性成效显现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功能明显恢复,阶段性成效已初步显现。项目实施8年来,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功能稳步恢复,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办公室了解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从2005年8月正式启动实施至2012年底,累计投资75.4亿元,实施三大类22个规划项目。其中,能源建设、森林草原防火、鼠害防治、退耕还林草、沙漠化土地防治、人工增雨、小城镇建设、生态移民等8个工程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最新监测分析数据显示,经过8年的保护和建设,整个三江源区地表水增加82.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源区增加24.4亿立方米,长江源区增加45.8亿立方米,澜沧江源区增加12.7亿立方米;主要湖泊净增加760平方公里,位于黄河源头地区、曾经有“千湖之县”之称的玛多县又开始呈现出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鼠害防治、黑土滩治理、建设养畜和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区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增草效果日渐凸显。目前,三江源地区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持续呈稳定趋势,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也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
此外,项目实施8年来,通过小城镇建设、建设养畜、农牧民科技培训、人畜饮水、能源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据介绍,项目区已累计建成饲草料基地5万亩、建设养畜户3.04万户、建立生态移民社区86个,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005年至今,三江源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项目区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持续保持在10%左右。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誉,同时该地区也是全球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国家规划投资75亿元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青海海南周密部署配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青海省工作动员会召开后,海南藏族自治州及时召开州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对配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督促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部署,扎实开展上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2019-07-24 编辑:admin 10534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洛藏教学点藏汉双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大专)招生简章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洛藏教学点藏汉双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大专)招生简章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藏文计算机方向)
2020-08-11 编辑:青阳卓玛 14959贵南文化市场稽查队荣获全国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大会上,贵南县文化市场稽查队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近年来,贵南县强化政策引导,严格文化市场准入制度,标本兼治,大力加强...
2008-07-13 编辑:admin 7017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举办诗歌朗诵会
主持人 11月29日,为纪念藏族著名作家、藏族自由诗奠基人端智嘉先生逝世26周年,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举办了纪念端智嘉逝世26周年暨“11•29”诗歌朗诵会。 学生正在激情朗诵 朗诵会现场 此次朗诵会由预科部和2011级藏文班主办,全校300多位师...
2011-12-06 编辑:admin 8577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