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格才让——藏传佛教常识的普及化尚未完成

作者:吴建颖 翟新颖 来源:中国西藏网 时间:2014-10-27 10:52:00 点击数:

  日前,“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研讨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研讨会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及高僧围绕“藏传佛教与平等思想”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就藏传佛教新阐释工作的认识,以及推广方式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副所长豆格才让。
  “对藏传佛教教义教规做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阐释,是为宗教自身的健康发展和信教群众服务的要求。”豆格才让认为,新阐释工作在宗教、文化和社会功能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继承、发掘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方面,新阐释工作已经成为藏传佛教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
  事实上,藏传佛教阐释工作是个新的话题又是个古老的话题,虽有创新的要求但属于传统的范畴,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教义的阐释,藏传佛教前弘期、后弘期都是从阐释开始,或者将阐释作为重要的传播手段。
  “经过千年的发展,可以说,藏传佛教很好的完成了信仰的普及化任务,但是常识的普及化还没有完成。”豆格才让解释到,“我们已经进入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交通、媒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藏区从封闭社会进入开放社会,客观上具备了佛教常识普及化、形成理性信仰社会的条件,佛教常识普及化所形成的理性信仰能够使信教群众理解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认识寺院、僧人、信徒之间的关系和定位。”
  谈及新阐释工作推广的方式和措施等问题,豆格才让认为,应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为核心,以西藏和四省藏区为平台,致力于形成各教派、各大寺庙、学术界相结合的藏传佛教新阐释研究网络和体制。具体来说,需要建立西藏和四省藏区佛学院教学相结合的推广模式、新阐释人才培养机制,新阐释鼓励评奖机制、以及实际效果评估机制。
  关于新阐释成果与效果的关系,豆格才让指出,我们应考虑好如何将成果转换为实践效果的方式。同时,采用何种语音文字也应在考虑范畴内,他认为,在进行新阐释研究时,可以运用任何语音和文字,但考虑到藏区僧尼和信教群众的实际情况,成果转换时应当采用藏语文。

相关推荐
  • 大型音乐舞蹈诗《天域·天堂》将在西宁郁金香节亮相

    大型音乐舞蹈诗《天域·天堂》已经排练近半年了,2月24日,记者了解到,这部由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承办、西宁市歌舞团演出的剧目,预计将在今年的郁金香节开幕式上隆重登场。 大型音乐舞蹈诗《天域·天堂》将展现以青海为代表的西部文化、西部人文精神,展现青海极具...

    2009-02-25 编辑:admin 7069
  • 《中国藏医药》杂志编辑部拟招聘编辑部主任

      《中国藏医药》杂志编辑部拟招聘一名编辑部主任,招聘要求如下:  专业:藏医药  学历:本科以上  职称:副高以上  年龄:50岁以下  职位要求: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以及图书编辑工作经验,精通藏语文。  工作职责:编辑部日常管理工作,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宣传及...

    2018-01-30 编辑:admin 9241
  • 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国际论坛召开

    9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三大史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

    2023-09-28 编辑:索南多杰 229
  • 青海冬季旅游找破冰点

    越冬的天鹅在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悠闲地散步 “夏天没地方住,冬天没人住。”在青海省农牧区,总会听到宾馆老板们这样抱怨。昨日,省人大代表、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李选生说:“青海冬季旅游需要寻找突破点。” 开发青海湖冰雕、发掘地方民俗年节...

    2010-02-01 编辑:admin 7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