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县举办古老非遗白马民俗文化旅游节
图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白马人“池哥昼”面具舞表演
民俗文化研究和文创成果展、民俗文化旅游摄影展、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第四届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19日在甘肃文县开幕。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游人慕名而来,在精彩纷呈的白马人民俗展演和垂涎欲滴的味蕾享受中,感受和体验白马人古朴的传统文化和民俗。
当日,还进行了文艺演出《白马吉祥》。《白马吉祥》共分《新年·山寨迎宾》《祝福·万物吉祥》《狂欢·希望圣火》三大篇章,以反映白马人历史文化为主线,用现代舞台表演艺术手法将传统歌舞元素进行提炼式重构和创编的歌舞剧,全面展示和形象而生动地演绎了白马人的古老传说、民俗风情和美好愿望。
白马人又称为白马藏族,是古代氐人的后裔,曾先后建立了“武都国”“仇池国”“阴平国”等地方政权,前后延续了380多年。当前,白马人主要生活在甘肃文县和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境内,人口约2万人。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民间歌曲是白马人代代传承的重要载体。
当地民间有“小年大十五”之说。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池哥昼”面具舞,是白马人正月里的“重头戏”。由当地各村寨推选出表演者身着盛装、头戴面具,扮成“山神”“菩萨”“小丑”“池哥”“池母”“志玛”“猴娃子”等模样,挨家逐户地欢跳,祈福新春。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说,白马人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池哥昼”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文县被命名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热情豪放的火圈舞、醇香四溢的咂杆酒、酣畅淋漓的敬酒歌吸引了八方游客,推动独特而神奇的白马人民俗文化走出甘肃、享誉全国。
据悉,本届旅游节还召开了甘川两省三市(州)全力创建中国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会议。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遗的生存空间正不断受到挤压,有的非遗项目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我国适时启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对非遗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对于推动我国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卫中介绍说,甘肃省陇南市、四川省绵阳市、阿坝州三地行政区域紧密相连,千百年来,相同的文化土壤、民众文化心理、传统生活习惯造就了三地区共同的文化习俗,即白马人民俗。因此,两省三市(州)共建中国白马人文化生态保护区,具有现实和长远的价值。
陈卫中表示,希望两省三市(州)政府及文旅部门携起手来,全力以赴,科学谋划,认真组织实施,共同推动中国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成绩,为推动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预告:9月8日黄金时段登陆央视!纪录片《青海湖生命之歌》!
纪录片《青海湖生命之歌》将于9月8日登陆CCTV-9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间20:00播出。
2023-09-05 编辑:索南多杰 1403《时间简史》藏语版即将出版发行
《时间简史》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步畅销的科普读物,世界上已经有40种语言的翻译版本,加之现在的藏文翻译版本,其翻译版本已有四十一种了!
2021-12-17 编辑:格日加 13839国家投入近6亿元支持青海藏区教育事业发展
记者从青海省教育厅获悉,为了改善青海藏区教育事业面貌,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拨付近6亿元专款用于加快青海藏区教育事业发展。 青海省教育厅厅长王予波说,国家拨付的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藏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补助和取暖补助。其中3.28亿元投...
2008-12-28 编辑:admin 8251藏族音乐人兰卡布尺打造音乐剧《卡兰美朵》
本月25日,藏族音乐人兰卡布尺领衔制作的音乐林卡《卡兰美朵》将在成都西藏饭店正式公演。 “卡兰美朵”,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在藏语中意为“蔚蓝的天空飘洒着圣洁的花瓣”。“林卡”,在藏语中意为乐园。《卡兰美朵》就是世上最纯粹...
2012-04-21 编辑:admin 8550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