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藏餐介绍给更多的人记仁青吉和她的藏餐吧

作者:李少鹏 央秀达珍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5-03-09 10:47:00 点击数:

  简单明亮的灯饰,标志性的藏式字体门头,挂满墙壁的藏式图画和各种各样的现代工艺小摆件让人觉得传统又不失时尚,几个年轻客人在餐桌前悠闲地用餐,享受美食带给他们的快乐——这里,就是青藏高原古城西宁里很出名的一家餐厅——圣莎兰藏餐吧。
  中外融合是这家藏餐吧美食的最大特色,提供给客人的每一样菜品都经过店主的精心改良,新潮而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是这里吸引很多顾客来的原因之一。
  店主仁青吉的老家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这位喜欢各种美食的藏族店主被朋友们称作“吃货”,就是这么一个吃货,为了一个美食梦,不顾家人反对,辞掉原本喜爱的工作,从2008年开始,干起了繁琐而劳累的餐饮业。
  仁青吉以前是一名记者,因为工作原因走遍了国内外很多地方。由于喜爱美食,到了每个地方她都必定要去品尝当地的美食。在一次次旅途中,她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藏餐介绍给更多的人。
  说到开餐厅,起初没有任何经商经验的仁青吉也是一头雾水,开个什么样的店成为她的苦恼。首先肯定做藏餐是没问题的,但是传统藏餐是否能让大众消费者接受又是问题。因为以前工作的经历,让仁青吉萌生了“中西结合,新派藏餐”的新理念。
  仁青吉认为她的藏餐吧不能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藏餐。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也讲究营养。传统的藏餐有它的缺点,就是高脂肪、高能量。所以她在菜品中就吸收了中餐里清淡健康菜品的一些特色。当然,西餐和藏餐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有大量的奶制品,所以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融合。但是传统藏餐的经典却在圣莎兰保留了它们的原汁原味。
  当问到“圣莎兰”这个店名的来历时,仁青吉说:“SAMSARA这个词来自印度的梵文,是轮回的意思。”时尚、现代、不失传统是圣莎兰的定位,也是仁青吉开店的核心思想,在原有基础上对传统藏餐进行改良,以符合大众口味。但前卫的理念让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并不认同,各种非议接踵而来,对她开的这家“新派藏餐”完全不看好。
  但她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想法,也正是仁青吉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圣莎兰,经过她改良的菜品不仅没有让餐吧变成四不像,反而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用餐,也让她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我觉得这种藏餐吧特别好,应该能吸引更多人来这里消费。”在长沙求学的藏族小伙儿丹珍多杰说。随着越来越多顾客的认可,也让仁青吉对自己的“新派藏餐”充满信心,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是她对自己的一个评价,也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心态,让她的“新派藏餐”成为大众消费的新时尚,同时也给更多有餐饮梦的人们,打开一个新思路。
  经过近8年的摸索实践,圣莎兰藏餐吧已经在西宁地区小有名气。目前,仁青吉的藏餐吧已经开了三家分店,下一步,她准备进一步将自己的餐品精良化,打造一个属于藏家人自己的藏式快餐连锁品牌。

 

 

相关推荐
  • 洛桑灵智多杰赴天祝县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日前,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洛桑灵智多杰带领省扶贫办负责人赴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洛桑灵智多杰一行在该县松山镇阿岗湾村实地察看了山地红提葡萄和双孢菇食用菌等扶贫项目的生产、经营状况,详细了解了设施农...

    2008-07-16 编辑:admin 11157
  • 《藏族文学史》已出版

    藏文书籍《藏族文学史》封面 近日,藏文书籍《藏族文学史》一、二、三册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热贡·多杰卡、角巴东主、恰嘎·多杰才让、吴钰、多旦、仁青诺日、南色等诸多藏学专家和学者共同编著,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丛书介绍了从原始社会到公...

    2010-03-09 编辑:admin 7547
  • 热贡艺术给从事艺术者带来的丰厚收益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村青年格桑冷智在绘制一幅唐卡(1月12日摄)。 同仁县吾屯村的藏族青年普华东智在绘制唐卡(1月12日摄)。 年都乎村的堆绣艺人珍措正在制作堆绣(1月12日摄)。 同仁县加仓玛村泥塑艺人完代扎西正在为一尊马头明王像上色。 同仁县年都乎村一位堆绣艺人在...

    2011-01-16 编辑:admin 10384
  • 云南立法保护香格里拉藏式“独克宗古城”

    保存着大型藏族古民居群落的云南省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即将获得立法保护。近日,相关保护条例获得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即将由迪庆藏族自治州立法机关公布实施。 新制定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独克宗古城保护条例》规定,保护对象包括古城内的传统建筑和街巷格...

    2008-07-30 编辑:admin 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