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茶供”——黑茶飘香中感受传统藏文化
在琼英·卓玛深邃沉静的《圣十一面观音根本咒》中,两位茶艺师依次结出水(净水)、水(供水)、花(美好)、香(熏香)、灯(光明)、涂(涂香)、果(供果)、乐(妙音)的藏密献八供手印,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并以恭敬虔诚之心,将煮制出的雅安藏茶奉献给到场嘉宾,祝福吉祥如意。3月18日,一场藏族茶供仪式“吉祥茶供”,在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举行。
茶艺师举行“吉祥茶供”仪式(摄影:陈卫国)
“茶供”,是以藏文化为背景创作的一种茶文化表现形式,即以茶作为供养、礼敬十方三世诸佛之意。
整个仪式独具匠心,用藏族传统的煮茶方式,体现了茶道的三重境界:心生恭敬——礼敬,心无分别——宁静,心生喜悦——清净。
仪式后,来自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班前寺寺主乌金曲华仁波切为本次茶供仪式诵《吉祥诵》。在诵经声中,到场的嘉宾各自点燃了一盏酥油灯,安放在摆有“吉”字的茶席中,最后茶艺师将含有“吉祥如意”祝愿的茶袋馈赠给嘉宾。
茶艺师举行“吉祥茶供”仪式(摄影:陈卫国)
据茶艺师介绍,传统的藏茶以煮制为佳,因此,本次茶供仪式计为煮茶茶席,所选茶器也是藏式风格,不仅艺术地再现了藏族传统的饮茶方式,同时也表现了与藏族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精神内涵。
茶和藏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藏族有句谚语叫:“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藏族百姓更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深切感悟。从历代“赞普”到寺庙喇嘛,从土司头人到普通百姓,无不将茶视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茶叶是和哈达一样珍贵的馈赠礼品。
藏族煮茶茶席(摄影:陈卫国)
藏茶,属于经典的黑茶,是六大茶类中制作工艺最为繁复,耗时最长的茶类。我国黑茶制作最早开始于四川雅安。2008年6月,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许少军说,本次茶供仪式旨在传承和发扬藏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茶和唐卡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雪域高原独特的文化魅力。
同德县藏医院“七十味珍珠丸、仁钦常觉” 原材料专家鉴定会在西宁举行
近日,在青海省藏医药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同德县藏医院召开了“七十味珍珠丸、仁钦常觉”原材料专家鉴定会。此次鉴定会旨在完成“七十味珍珠丸、仁钦常觉”原辅料的鉴定及相关工序交流。...
2020-05-13 编辑:青阳卓玛 13431旺姆高原找音乐灵感 叹人生短暂要懂得珍惜
旺姆拉萨行 近日,09年央视“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旺姆飞回了家乡拉萨,享受着和家人团聚的幸福,并且特意去直贡梯寺目睹天葬全过程。 旺姆和母亲 旺姆始终是一个坚持并且努力的歌手。自今年发行新专辑《大草原小情歌》后,音乐上的成绩饱受好评,新专辑中的...
2013-08-30 编辑:admin 8184青海师大教授赴黑马河乡民小进行视察
青海师大教授参观黑马河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教授们查看小学生的课堂笔记 3月22日,青海师范大学“1号文件宣讲组”成员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宣讲组组长扎保,民族师范学院副处长、副教授王士勇,学工处副处长、副教授周晶,民族师范学院秘书科...
2010-04-01 编辑:admin 8342普氏原羚超过1000只在青海湖畔形成十大种群
记者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随着人为干扰减少,生态环境向好,上世纪80年代几乎灭绝的普氏原羚,在青海湖畔实现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目前,普氏原羚已经在青海湖畔形成十大种群,这些种群都形成稳定的栖息地,有着各自的活动范围。近日,在2014年冬季至2015年春季最重要的一...
2015-02-27 编辑:admin 7519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