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海湖“水陆空”多个指示性物种递增
封冻期的青海湖。中新社记者 孙睿 摄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近年来青海湖多个指示性物种呈递增之势,整体生态功能渐强。
关键物种:青海湖裸鲤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为高原土著鱼类,也是青海湖“水—鸟—鱼”生态链中的关键物种,2004年青海湖裸鲤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名单中。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由2002年的0.26万吨恢复到8.8万吨,是保护初期的34倍,其中2018年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达到1000万尾。
据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工程师俞录贤介绍,2002年以来已累计向青海湖放流大规格裸鲤苗种超过1亿多尾,在严格实行青海湖封湖育鱼和开展增殖放流共同驱动下,青海湖裸鲤资源得到快速增长。
旗舰物种: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现栖息地只分布于青海湖周边地区。该物种为中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并入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据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介绍,2018年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野外调查工作数据显示,目前极度濒危物种普氏原羚达到2793只,为开展普氏原羚监测以来历史最高值。
记者梳理近年青海湖普氏原羚监测数据发现,1999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约为130只;2010年该物种数量恢复到500只左右;至2017年时,普氏原羚野外种群数量与大熊猫数量持平,达到2010只。
近年来青海官方通过修建饮水池、预留迁徙通道、拆除网围栏刺丝、投喂越冬草料等方式保护普氏原羚生存环境,过去7年间青海湖周边共和、刚察、天峻及海晏四县已累计拆除网围栏刺丝超过50万米,网围栏高度也已从原先的1.5米降低到现在的1.2米左右。
“环境评价”物种:鸟类
鸟类被誉为最公正的“环境评价师”,每年有近6万余只水鸟在青海湖繁殖,近10余万只水鸟迁徙停留于此。
青海湖地处中亚、东亚两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点,此间也是中国境内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
“目前青海湖鸟类种数已由上世纪90年代末记录的189种增至225种,新增加了36种。”何玉邦说,“随着青海湖湖域面积的扩大和增长,湖岸浅水湿地面积持续增加,这为涉禽和鸻、鹬类水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生境。”
截至2018年末,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4516.23平方公里,与2017年相比扩大80.54平方公里,水位达到3195.41米,已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初水平。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目前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已进入论证和规划编制阶段。
炉霍县“花海经济”托起百姓致富梦
近年来,炉霍县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遵循“市场所需,本地适宜”的规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动员农户(贫困户)土地流转、就近到种植基地进行务工,增加群众收入,做活“花海经济”,托起百姓致富梦。...
2021-08-17 编辑:青阳卓玛 10200玉树州:四级藏医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已形成
近年来,玉树州引导藏医药充分发挥在“治未病”方面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的协同作用和疾病康复的核心作用,着力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藏医药服务,已形成了以公立藏医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民营藏医医疗机构为有效补充,基本覆盖州县乡村的四级藏医药卫生健康服务体...
2021-01-18 编辑:青阳卓玛 15417海南州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五次会议
5月22日,海南州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州会议中心召开,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建宏,副主任三措、丁瑞毅、马绍福,秘书长李松森及委员共29人出席会议。马建宏主任主持会议。...
2023-05-23 编辑:索南多杰 3500海南州在疫情防控大考中深入开展“六个专项行动”压实“四方”责任
8月12日,海南州发生新冠疫情后,面对复杂的形势,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深入贯彻落实省州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及《海南州贯彻落实<省委新时代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意见>具体措施》《海南州关于开展“转作风 树新风 建设新青海迎接‘二十大’行动...
2022-08-23 编辑:青阳卓玛 7560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