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紧邻藏历新年“双节合璧”同胞共庆
2月9日是传统藏历新年,与农历春节仅相差一天。随着节日临近,在位于青海西宁的金塔寺、大佛寺等藏传佛教寺庙,前来煨桑(点燃干松柏枝叶)、点酥油灯的各族群众络绎不绝。
“春节和藏历新年临近,我的好几个藏族‘老闺蜜’都约我去她们家过年,还准备给我送‘卡塞’(藏族油炸面点)呢。”家住西宁的汉族大妈刘惠敏说。
藏历新年在藏语中被称为“洛萨”,据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教授、藏族学者扎保介绍,现行藏历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纪,全年共有12个月354天,每四年有一个闰月。由于藏历“置闰”方式与农历不同,加之其中有“重日”和“缺日”,即有些特殊日子要重复计算或直接跳过,使得藏历与农历的“大年初一”常会相差几天,最长可能相差一个月左右。
2011年,藏历年被中国政府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全省580多万人口中,藏族约占25%。近年来,在青海多地特别是广大城镇,藏汉年俗日益相互融合。除煨桑、点酥油灯外,藏族传统的“卡塞”“古突”(面糊肉粥)、“羌枯”(放有糌粑、红糖和奶渣的青稞酒)等新年节庆食品,同样受到汉族群众欢迎。
西宁阿妈啦藏餐吧大堂经理仁增措毛告诉记者,刚过腊八,这里的年夜饭就被预订一空,其中超过一半是汉族客人。
“藏历、农历新年紧挨着,过节更热闹,也可以和更多的朋友分享节日的快乐。”青海民族大学藏族学生索朗措说。
在青海东部的西宁市和海东市的周边一些村庄,由于长期多民族混居,生活习俗相互交融。西宁市湟中县共和镇新庄村,是一个藏、汉、回多民族混居的村庄,每到藏历新年前夕,村民都要通过藏族传统的“却西德哇”游戏,庆祝新年来临。游戏还吸引了周边多个村庄的各族群众。
“很多游戏项目,都是从青藏高原传统生产、生活中演化而来,比如说‘乌朵’源于抛石驱赶牲畜,‘丢嘎尔’模拟牧民在野外午餐,‘江塔’则是一种高杆秋千。”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宗喀·漾正冈布说。
“在村里,大家平时是一家人,过年过节更是一家人。新的一年快到了,就盼着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来年日子过得更好。”新庄村村民郭祖成说。
云南迪庆州第一本《藏文课本》近日编写完成
由迪庆州藏文中学藏语文教研室编写的《藏文课本》完成编写工作,出版后将于今年秋季开学时供初一年级学生使用。 据藏文中学藏语文教研室的负责人介绍,由于迪庆藏区的藏语文教育教学滞后,藏文中学初一入学生的藏语文水平普遍较差,不适应全国五省区的统编藏语文初中教...
2013-08-14 编辑:admin 11477西藏沐浴节:九月看丰满 裸向秋水向天歌
9月上旬,拉萨市民在拉萨河边洗浴,藏民族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开始了。每年藏历七月,在西藏,在拉萨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这是藏族独有的沐浴节。沐浴节为七天,这七天中,每到日落西山之时,一那群接一群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扶老携幼,纷纷来到河溪之中...
2008-09-12 编辑:admin 10800贵德吹响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号角
近年来,贵德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省州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今年6月份,省长宋秀岩到贵德调研旅游业发展情况,以及在贵德顺利召开的海南州第二次旅游发展大会,都明确指出,贵德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县内旅游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且地处...
2008-11-05 编辑:admin 5321藏族文化与审美
特殊的环境造就特殊的文化。倘若我们用美术的角度概括藏族文化的这一特点,我想可以这样说:藏族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高海拔地区的文化。因为被称作“雪域”,离太阳最近,有最净最蓝的天,有最妩媚的日光、月光和星光,蕴含了高原的崇高、博大、强韧和神奇。 从20年代,尤其是近20...
2009-03-16 编辑:admin 13419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